中国网财经7月6日讯(记者 郭美岑)近日,因隐瞒中国市场iPhone需求下滑,苹果公司面临一起新的集体诉讼,被指证券欺诈,A股苹果概念股之一的水晶光电引起市场注意。
对于是否受此事件影响,水晶光电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属于上游元器件行业,苹果终端的需求下降对公司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公司客户覆盖面相对较大,仅手机终端而言,公司客户并非仅苹果一家,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所有的手机终端厂家其实都是公司的间接客户。即便整个终端需求下降,公司的产品应用面很广,除手机以外,还包括电脑、汽车的摄像头、安防的摄像头等产品。
不过,中国网财经记者查看今年关于水晶光电的研报发现,多家券商都在风险提示中提到对公司产品销量的担忧。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终端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各大手机厂商,若销量不达预期将对业绩造成影响。”
光大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水晶光电)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目前疫情持续,全球手机出货量特别是高端机型出货量低于预期,会导致光学相关产品市场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竞争导致的产品降价风险:应用于潜望式、3D、屏下指纹、渐变膜片等光学相关产品属于快速成长细分行业,如果新进入厂家增加,可能存在产品降价过快的风险。”
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
与此同时,水晶光电控股股东的高质押率不得不引起市场注意。其实,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水晶光电的业绩都得到了稳定的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30.00亿元,同比增长28.98%;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4.85%。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22.02%;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36.84%。
其中,水晶光电的光学业务成长较快。2019 年,光学成像元器件(主要是 IRCF)业务收入20.05亿元,同比增20.75%;生物识别业务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66.78%。这两部分业务是水晶光电2019年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不过,控股股东星星集团的业绩似乎并不乐观,高比率质押股份引起了中国网财经记者的注意。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星星集团持有水晶光电1.24亿元的股份,质押了87.28%的股份。
有业内人士表示,控股股东如此高比例质押除了对水晶光电本身信心缺失,还意味着控股股东若不主动降低质押比例,将面临被动平仓风险,甚至失去控制权。同时,外界也会对公司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是否恶化、资金链是否稳定和公司经营是否规范产生怀疑。
水晶光电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星星集团这几年确实有一些资金压力,不过近两年相对好转。公司也想避免失去控制人的风险,所以公司努力采取多种方案,诸如定增,在股权架构的设计上尽力保持控股股东的地位,增加投资者信心。
耗时耗钱的“蓝宝石”项目
中国网财经记者查看水晶光电2019年年报时注意到,在建工程栏目中有一个“蓝宝石”项目,自2012年便出现在公司年报的在建工程一栏,累计投入近3亿元,但其去年的毛利率却为-15.17%。
2012年,水晶光电开启蓝宝石衬底二期项目,通过比对期初期末数据可知,该项目于2013年更名为蓝宝石衬底项目,2014年更名为蓝宝石衬底及扩产项目,2015年更名为蓝宝石长晶及深加工项目,此后再未更改。2019年年报显示,该项目截至年末仍未完工,工程进度为80%。
水晶光电曾公开表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的“蓝宝石长晶及深加工项目”于2014年8月立项备案并通过批复,计划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86亿元,用于扩产4英寸LED用蓝宝石衬底(PSS)产能、投产蓝宝石窗口片,以及建设长晶基地,以上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显然,12个月后该项目未能落完成落地。
2019年9月,水晶光电发布《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向的公告》表示,公司计划先终止原募投项目“蓝宝石长晶及深加工项目”中蓝宝石长晶部分的项目建设,将其中2亿元的募集资金投向“年产1000万片智能终端用防护组件技改项目” 。
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31日,蓝宝石长晶及深加工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人民币2.99亿元,投资进度为51.13 %。截至2019年7月31日,该项目实际投资效益为人民币-1111.62 万元。年报中也可查询到蓝宝石衬底的销售情况, 2019年该产品实现营收1.08亿元,占总营收的3.6%,毛利率为-15.17%。
水晶光电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2016年之后的几年,LED行业受挫,虽然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还在,但价格下滑严重,尤其在近两年出现了亏损,于是,2019年公司对该项目投资有所放缓,所以一直没有在建设期里顺利完成。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更改募投项目是行业变化所致,但是管理层未能及早洞察变化,以至于该项目拖延多年,也是存在一定问题。
水晶光电表示,受国家政策和今年疫情的影响,截至上半年,蓝宝石衬底项目业绩仍不乐观,预计年底会有好转。对于水晶光电后续发展如何,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保持关注。
(责任编辑:胡靖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