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表了书面致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分别发表演讲。在年中这个时间节点上,陆家嘴论坛释放出了共同应对危机、坚定改革开放的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促进国际合作。
第一,传递了共同应对危机的信号。
刘鹤副总理在谈到疫情应对时强调,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也必须同舟共济,协同发展。郭树清指出,大灾当前,世界各国必须放下分歧,携起手来,紧密合作。易会满认为,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专业高效的政策协同是阻止危机扩散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经济体以G20机制为纽带,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加强多边协同和宏观审慎监管,有效促进了危机化解和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果断出手,采取财政、货币和必要的市场稳定政策,引导公众预期,促使经济和金融市场恢复弹性和生机。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率先走出危机,加快恢复经济。同时,中国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支援,协调宏观政策。为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和接续,中国优先安排与跨区域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复工复产、释放产能,为全球经济贸易稳定做出中国贡献。
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已经相互交融,互相深度影响,危机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将秉持合作共赢、守望相助的信条,积极与各国合作应对现实挑战。
第二,传递了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号。
刘鹤副总理在阐释金融改革开放时,既从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的角度谈了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结构、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问题,也从扩大开放的角度谈了进一步出台金融改革开放举措,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支持上海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三角互动方面进行新探索。易会满表示,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易纲则强调,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与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了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上述表态和分析说明,中央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态度是坚定的,不会因一时的困难和压力而改变。在疫情压力和国际单边主义干扰下,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没有停步,而是积极进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开,六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经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下一步,将在抓好市场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外资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合作,打击跨境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市场开放与完善监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市场更加有效、生态更加友好。
越是坚持开放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越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本届论坛开幕时,商务部就制定《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大幅降低了对非控股股东的外国投资者或其全资投资者的资产总额要求,大幅缩短了外国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限,放开了外国投资者以要约收购方式实施战略投资,放宽了跨境换股条件。这些新举措意味着金融市场正在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历史性的跨越。
第三,传递了共建共享的信号。
实践反复证明,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时代,单边主义损人不利己。大家不仅应当在危机时刻一起想办法,一起协调政策;即使危机过去了,也应当加强对话沟通,加强政策协调,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易会满说,“流动、流通是资本的天性,融合发展是金融的主流”;“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中去解决”。郭树清提醒说,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信用。这两段话从正反两面说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是时代的进步,但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在全球化下出现的一些不平衡现象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只有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找到有利于各方、有利于大局的创新办法。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当前危机时刻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初衷是努力维护货币财政政策的常规状态,努力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处置市场风险还是打击违法犯罪,无论是开展区域合作还是跨境监管,无论是稳定供应链、产业链还是推动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沟通、政策协调、机制对接。当前,主要经济体应当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加强沟通,尽可能形成合力,增大正面效果,减少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