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3日讯(记者里豫 李冰岩)宜华健康(000150.SZ)3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因经营需要,向中信银行南昌分行申请办理对公授信业务3000万元,由公司提供保证担保。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约19.17亿元(含本次提供的担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79.48%。
宜华健康目前面临资金承压、业绩下滑的经营困境,依赖收购转型五年后,宜华健康换来了商誉减值和巨亏。
收购转型五年后出现巨亏
五年前,在地产公司纷纷谋求转型之时,彼时的宜华地产也顺势抓住机会。从地产行业进入医疗行业,同时也被更名为宜华健康。
2015年,宜华地产将广东宜华、汕头荣信、梅州宜华100%股权全部出售,实现原有地产业务的全部置出。随后,宜华健康花费7.2亿元并购了医疗后勤承包商众安康、耗资16.25亿元收购了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商达孜赛勒康、3亿元收购了血糖血压监测领域医疗器械厂商爱奥乐100%股权,从一个地产商蜕变成了一个医疗大健康企业。
2016年,宜华健康又花了4亿元收购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58.33%的股份,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养老产业。
宜华健康当前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机构投资及运营业务、养老社区投资及运营业务、医疗后勤服务业务、医疗专业工程业务等,四块业务分别由达赛勒康、亲和源、众安康3家子公司实际开展业务。
依靠收购转型,往往带来的都是三年业绩承诺期的纸面富贵,承诺期过后,收购标的开始业绩变脸,大额商誉计提开始拖累公司业绩。
宜华健康2015年花了7.2亿元收购众安康,众安康这三年的业绩完成率分别为100.51%、100.75%、102.51%、152.05%。而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度2018年,众安康也就大变脸,营收12.63亿元,同比下降15.2%,净利润732.29万元,同比大降95.25%。2019年上半年亏损149万元。
亏损最大的亲和源自2016年公司进入养老产业,但随后的发展并不顺利。收购之时亲和源董事长承诺2016年至2018年亏损金额分别不超过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并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元。而在2019年上半年亏损就达2424.58万。
不仅如此,宜华健康旗下大多数子公司亏损。截至2019年上半年,宜华健康旗下8家重要的参控股公司中有6家亏损。
经营不善最终体现在了业绩上,宜华健康日前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净利润亏损12.5亿元至16.2亿元,同比上年下降804%至1013%。预计计提商誉减值 10亿元至16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000万元至1.6亿元;长期资产减值准备2亿元至3亿元。
债务规模大 流动性承压
宜华生活的转型,靠的都是疯狂收购。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至2018年期间,该公司总共收购14家医疗类公司,正是如此也给宜华健康留下了“后遗症”。
宜华健康不得不靠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使得公司负债累累,流动性面临巨大风险。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负债总额为55.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8%。目前公司有高达37亿元的有息负债,其中包括17.08亿元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4亿元,应付票据额和应付账款5.39亿元、长期借款7.19亿元以及1.92亿元的应付债券,不仅有息债务规模大,短期偿债压力也很不乐观。
从现金流情况来看,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26元,和债务规模相比,实在杯水车薪。截止2019年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83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227.67万元,流行性压力不容小觑。
为解除资金紧张问题,2018年宜华健康还曾发布了30亿元的配股融资方案,可这份计划在此后被迫“流产”。可见,押上“身家”跨界医疗产业并非那么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宜华系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生活(600978.SH)也同样进入危急关头,“存贷双高”的异常现象引发市场关注,其账面坐拥高额货币资金却还不断融资,债务规模居高不下拖累财务费用高企,业绩出现巨亏。
根据宜华生活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8亿元元至1.59亿元。
(责任编辑:李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