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也挂牌成立。同一天,上海市政府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此前,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备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同时揭晓。
《方案》指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五个“自由”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办法》共11章49条,分别在投资经营便利、贸易自由、金融开放、国际运输便利、人才服务等5章共24条,接近半数条目呼应《方案》强调的“自由化”。
对此,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办法》以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临港新片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衔接《方案》,为新片区的五个“自由”提供了法治保障。新片区的开放和自由是统一的,要通过扩大开放提高自由度,同时这些开放和自由即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又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渐进式推进。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经从贸易融合向制度融合过渡,需要一些前沿地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试点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对外开放制度,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操作性路径。对于新片区更大力度开放和自由,正是基于给予创新实践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弹性,加大了政策的支持力度。
在走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6年建设之路后,临港新片区无疑被寄予了更大的期待。
根据《办法》,临港新片区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刘哲表示,在深层次开放的领域,尤其是金融开放、人才服务等,还需要更多的用改革的办法,啃“硬骨头”来推进。特殊二字,体现了对于新片区未来需要重点领域、更深层次率先突破的更高要求。
“所谓‘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宏观经济划出的一块区域,给予相应的税收、法律、监管等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促进工业制造、吸引外商投资、增加出口等目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特殊经济功能区”,是临港新片区区别于之前片区的定位,旨在探索实施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体制机制,在新片区实行不同于其他自贸区实践的新探索,进行更大的风险压力测试,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肖本华认为,特殊二字说明新片区以首创性探索为主,同时要有特殊经济功能,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对国际资源的配置能力。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标志着新片区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将会有更多配套政策出台,将会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入驻新片区。
付一夫表示,临港新片区的揭牌,将会带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加码资本开放、金融服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对外贸易,并强化区内的法治建设,着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且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从而赋能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吸引外资涌入、汇集全球范围内的高端资源、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而这一系列实践经验也可为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提供示范与推广效应,推动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