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稳价:银行业为战“疫”提供稳定“后勤”力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这句话显得尤为贴切。
“稳定民生就是稳定大后方。可以说,疫情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等生活物资相关企业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重要后勤保障力量。”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受疫情影响,不少生活物资供应和物流企业还面临一些困难。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出台相关举措,从“保供”和“稳价”两个方面发力,强化对相关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系统金融支持,全力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拎得踏实、拎得轻松。
保障百姓日常消费不断档
疫情期间,对生活物资供应的保障,少不了金融的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金融业对于民生保障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通过对相关企业提供资金绿色通道、专项贷款服务,助力保障物资充足供给;为电商平台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保证供销渠道通畅,帮助居民及时获得生活用品。
近日,为做好首都生活物资保供工作,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响应,高效审批,向物美集团发放5亿元贷款,全部用于物美各超市门店采购防疫相关医用和生活物资。据了解,后续该行将运用电子化金融服务手段,支持物美多点建设北京4000个社区抗疫提货站。
吴琦表示,守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供”,要保证菜、米、油、面、肉禽、水产等民生重点商品的生产,保证物资供应充足;二是“保送”,积极促进供销渠道通畅,保证生鲜果蔬顺利到达百姓手中;三是“稳价”,即保障民众在特殊时期的正常消费不断档。
加快信贷支持政策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在民生物资生产和物流行业中,中小微企业仍面临一些困难。“一些小微企业现金流吃紧,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他们急需采购原料、发放工资,而且受备货增加和回款期延长等影响,在存量债务问题待解的同时,纾困救急的融资需求紧迫。”吴琦分析认为,物流运输受阻也使很多企业面临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的困难。
“此外,还有返工难、招工难的问题。民生物资生产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很多工人受交通、隔离等因素影响以及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短缺的限制,无法正常返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多家银行已积极行动起来。例如,农业银行出台16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第一项措施就是重点支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相关小微企业。农行北京分行放宽信贷审批权限,建立审贷绿色通道,实施减费让利,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受困的企业,保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计划等方式,帮助企业纾困解困,保障疫情时期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粮食加工生产。为做好疫情防控重要生活物资保障,该企业自1月31日就组织恢复生产,每周供应的小麦粉、挂面等主食达2000余吨,但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困境。交通银行湖北省随州分行迅速安排专人主动对接该企业,开辟授信绿色通道,优化授信条件,在两个工作日内为该企业发放了3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粮食收购,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稳定供应。
吴琦认为,作为银行机构,可从两方面做好保供工作,一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项贷款,优化审批流程,优先支持民生物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中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贷款需求,加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贷款到期予以续贷,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信用资质,采用信用贷款、放宽抵质押率要求等方式缓解企业压力。
加快拓展线上服务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期间,银行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金融产品或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将相关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更好对接,一方面缓解食品供应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保障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下一步,银行机构该如何继续发挥金融优势保障民生?吴琦认为,银行机构应加快拓展线上金融服务,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助力企业的产品供需对接,强化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应用。
“银行业应积极主动对接民生保障、医疗卫生、物流仓储等重点领域优质中小企业的需求,建立专属服务机制,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灵活调整授信额度、缩短审批期限等举措,帮助其早日恢复运行。针对性地扶持疫情严重地区中小企业,比如适当延长贷款展期、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临时额外透支额等。”武雯表示。
此外,吴琦表示,为了将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更好对接,银行可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手段,开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与数字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借助其技术优势、海量数据和天然场景,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加快开放银行建设,聚合外部机构生态内外场景资源,嵌入更多生活服务场景,扩大客户覆盖半径等。
(责任编辑:曾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