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1月下旬以来,地方纷纷步入“两会时间”。仅1月24日一天,就有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海南、上海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1个省市公布了2020年的经济“成绩单”和2021年目标。从各省市公布的2021年重点工作与GDP增速预期目标来看,多地的不同发力方向也成为今年的一大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是各地的重点经济工作,数字货币备受重视。在GDP增速预期上,京沪粤在今年设定的目标为6%以上,湖北省则定在10%以上。
京沪粤注重金融改革试点
在各地披露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我国重要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所在地,京沪粤三地都重点提到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
据广东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将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与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上,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强省建设,提升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金融能级,深化城商行、农商行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抓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同样在新三板改革上,北京市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所提及,提出今年北京市将率先落地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出台实施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完善“监管沙箱”实施机制,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基础设施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推动新三板改革,发挥好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作用。加快设立金融法院。
上海市则在今年提出要推动金融对外开放和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今年上海将持续推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并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上海将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上海将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领域,今年京沪粤三地都提出了要推进数字货币试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京沪粤三地作为全国资本市场的主阵地,承担着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任务职责,因此资本市场的机制改革、监管优化工作都是三地未来的工作重点。总体而言,三地都强调了数字货币机制建设和推广,作为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抓手,数字货币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长足发展,有可能会在这些省市的更多地区建立更多应用试点。同时,针对新三板面临的问题和改革,北京和广东都提出了攻坚任务,“十四五”期间新三板市场有望实现更加成熟的运行和发展。
增长目标因地制宜
在已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除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上继续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方向外,分别提出了独特的重点工作,在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上,各地的预期水平也有所区别。
广东在今年提出要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将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意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集群。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抓好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粤东整机组装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平台和远洋渔业,促进滨海旅游、跨海岛旅游特色发展。此外,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广东省还将分区域分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深化碳交易试点。
北京今年重点强调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形。上海则把“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标准”写入了今年重点工作中。而海南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上明确了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包括要落实政策措施、加快重大功能平台建设、加紧封关研究准备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GDP增速预期目标上,京沪粤以及重庆市都明确今年的GDP增速目标在6%以上,是目前公布GDP增速预期目标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湖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湖北省扛住了疫后恢复重振的历史性大考,地区生产总值恢复到上年的95%以上,进出口逆势增长8.8%,新增社会融资规模首破1万亿元。
湖北省和海南省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今年的预期目标定在10%以上,是目前已公布今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中的最高水平。
在陶金看来,各地在制定重点工作上依然遵循着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发挥地理和区域的比较优势的原则。考虑到2020年疫情下各地GDP增速普遍明显下降,在低基数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测2021年全国GDP增速可能达到9%左右,因此2021年各地GDP增速目标都将有所上调,作为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往年经济增速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会相对小一些,6%的增速也相对实事求是。这有助于在托底经济增长的同时,聚焦调整经济结构和解决民生、社会问题,反过来提升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