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蓝鲸保险 李丹萍
原标题:连亏三年三峡人寿欲突变,定调价值转型业内建议以规模换质量
在成立三周年之际,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人寿”)喊出了“突变”的口号。作为新小公司,三峡人寿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连亏3年,仍处亏损周期,尽管保费收入逐步上行,保费规模与同期成立的地方性寿险公司相比,却略有逊色。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工作计划中,公司董事长提及,要以“以推进引战增资为契机,深化转型”。当前,三峡人寿有45%股权处于被冻结或质押状态,并列第一大股东新华联控股所持的20%股权,存在被处置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分析,面对竞争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三峡人寿若能寻找到可协同资源的新股东进行赋能,可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同时建议,正确的市场地位,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渠道构成,是中小公司安身立命的基础,以规模换质量,推进业务价值转型,是长期战略。
深化转型,欲以引战增资为契机
先来看成立三年来的历年成绩单。2018年,展业首年,三峡人寿保费收入1103.69万元,净亏损5795.63万元;2019年,保费收入上升至9.17亿元,亏损同步放大至1.19亿元;2020年,根据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揽收保费11.02亿元,增速20.17%,超过行业平均,净亏损1.05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尽管还处于亏损状况,但对于成立初期的中小寿险公司而言,这是常态。
“初创公司处于战略投入阶段,出现一定的亏损是寿险行业经营规律的正常表现,也是业务全面开展的反映。前期,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固定成本等各项开支投入大,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平摊成本”,一位寿险公司管理人士向蓝鲸保险指出。从过往趋势来看,寿险公司大多要走过“七平八盈”的磨合周期,是默认的规则。
但与同期成立的一批寿险公司相比,三峡人寿的发展速度,也谈不上快。成立于2017年末的三峡人寿,注册资本10亿元,是第一家总部设在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此后,国富人寿、海保人寿、北京人寿等地方性寿险公司陆续获批开业,2020年,其余3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6亿元、14亿元以及26亿元,规模保费上,三峡人寿被“后起之秀”压了半头。
在2021年计划工作会议上,董事长黎已铭提出,2021年是三峡人寿的“攻关”之年,相关工作要求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发展;以推进引战增资为契机,深化转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做好提升;以严守风险底线为前提,夯实内部管控基础等。
“多数中小寿险公司前期亏损,普遍没有形成自我补充资本的能力,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增资方面,主要依靠股东注资,或者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上述寿险公司管理人士指出,其认为,面对竞争激烈和复杂化的市场环境,若是能够寻找到可协同资源的股东,进行赋能,对双方都是好事,也能激发经营活力。
从股权结构来看,三峡人寿共有6家发起股东,重庆渝富资本、重庆高科集团、新华联控股、江西华西均持股20%,重庆迪马工业、重庆中科建设各持股15%、5%。但从状态来看,新华联控股所持的20%股权处于被冻结状态,江西华西同诚、重庆中科建设所持的20%、5%股权,处于被质押状态。
一位金融研究人士对蓝鲸保险表示,本质上,股权质押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因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一般民营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更为普遍,而金融保险股权是相对优质的质押品,只要流动性可持续,股权不被债权人处置,就不会对保险公司经营造成太大影响,但新华联控股所持的股权,则存在归属的不确定性。
因流动性压力,2021年初,新华联控股所持有的亚太财险17.3%股权被司法拍卖,流拍后,通过“以物抵债”的形式,被民生信托取得。上述金融研究人士分析指出,考虑到新华联控股所持有的三峡人寿股权已被冻结,若前者无法清偿债务,相应股权也有被处置的可能。
对于增资引战等事项,三峡人寿相关负责人回复蓝鲸保险称,“公司确实有此方面意向且在推进,具体事项以对外发布的信息为准。股权质押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公司与股东是相互独立的经营主体,股东方面的股权状态目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虚位以待,总经理一职空缺2年
聚焦三峡人寿业务层面,新小公司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要拼出一条血路,寻求规模的扩张,质量的提升,才能保证持续经营,但“突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夯实前行。
从渠道来看,由于个险队伍搭建需要长周期和大投入,5年-8年方可成熟,因此以三峡人寿为代表的新小公司,主要产品依靠银保渠道以及经代渠道,以2019年为例,三峡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8.14亿元,占比88.77%。
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曾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对于中小寿险公司而言,银保渠道能够起到迅速提升保费规模、提升收益、提升知名度的作用,个险队伍虽然能够提供较高的价值率业务,但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较大的人力资源投入”。小公司资源禀赋相对有限,前期展业应当依赖于银保、经代、网销这类不需要太大固定成本投入的渠道,实现整体运作。并且目前,产品结构优化,银保渠道开始销售越来越多的高价值、中长期期缴保险产品,在价值率贡献方面有所提升。
“先活下来,再活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生存和发展都很重要,但有先后之分”,一位寿险公司管理人士感叹,正确的市场地位,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渠道构成,是中小公司安身立命的基础,以规模换质量,推进业务价值转型,是长期战略。
三峡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经营正面向好,且在2020年三季度实现了当期盈利,2020年,在发展战略上,大力实施价值转型,聚焦高价值业务,长期期交业务占比近30%。2021年,将进一步加大业务结构的转型调整,坚持长期期缴价值业务为主,力争期缴业务占比超50%”。
未来,还将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在公司现有经营能力范围内,以“稳健经营”为原则,做大做强、做广做深互联网、中介等轻资产销售渠道,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轻重资产平衡发展新模式。
据了解,在以“服务库区发展、服务重庆发展、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企业初心之下,三峡人寿制定了以“人才驱动”为中心,以资本和投资为两个基本点的“一驱两轮”核心战略,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人事方面,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三峡人寿的领导班子也经历了一番调整。2018年末,首任总经理安逸民任职不足一年既离开,2019年,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离职。截至目前,三峡人寿总经理职位已空缺2年之久,于致华于2019年5月起担任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
对此,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评价,“地方性险企招聘专业高管难度较大,要么经验不足,要么资源不够,或者公司吸引力不强,险企需要通过人力资源改革,以市场化手段来招聘高管和人才”。其强调,保险公司的战略发展确定后,需要持续推进,而高管的频繁变动,可能造成战略及经营思路的不断改变,不利于公司在审慎决策的基础上,达成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