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23日讯 今日,第三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暨中国企事业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会上发表了演讲。胡晓义在会上表示,尽管过去长期从事养老保险工作,但是他个人也不会把老有所养的“养”局限的理解为只是养老保险,因为老有所养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和内涵,简单概括成三个养,第一个是“养命”,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着重解决收入来源问题,主要的路径是养老保险。这方面责任重大,人们常说养老保险基金是养命钱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社会都有责任,也不能旁贷。第二养是“养身”,使老年人身体基本健康得以享受有质量的生活,解决有钱没福享的问题。第三个养是“养性”,使老年人保持开朗的心态,积极的与社会家庭融合,活的充实,有价值,有滋味。这“三养”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保障服务和引导,也应当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遵循。
以下为部分演讲文字实录:
尊敬的陈东升董事长,各位嘉宾,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的召开,同时祝贺《中国企事业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白皮书》的隆重发布,2017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届高峰论坛。当时也谈到一些观点,今天很高兴能受邀参加本届的论坛。
我还是首先借这个机会报告一下这三年以来我们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开展的一些和今天的问题相关的科研工作,主要有六个研究项目。第一,我们原来确定了糖尿病患者送药服务的课题,后来拓展为互联网+门诊慢病这个课题已经结题了。第二,2018年我们开展了鉴定中国特色的中国养料基础研究,有关部门对政策的制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三,我们开展了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社保体制研究。今年已经结题了也得到了有关机关的重视。第四,我们正在开展职工基础养老金代理研究,探索条例和规范机制。第五,我们正在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研究,希望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创新社保政策和管理有所贡献。
配合本届论坛主题我向大家报告一下目前养老保险的发展情况,医养结合一方面要医疗保险另外一方面叫养老保险,国家医保局已经发布了,我在这里不重复了。养老保险的数据我分三个方面报告一下。一个是到今年八月底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的总人数达到了九亿八千二百万人,大概相当于全国适龄人员的93%,我们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九亿四千五百万人和90%覆盖率的目标,这主要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实施了全民参保计划,从2016年以来,参保总人数增加了一亿两千万人,其中参加职工保险的增长九千万人,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新参加的职工的养老保险,这反应了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方面的情况是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积累情况最近很为各界关注,因为关注到财务平衡的问题。去年年底这部分基金达到了峰值五万亿元,到今年八月底减少至四万六千亿元,这主要是执行了大规模的降费措施,这是一直延续到今年,而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实施了免减缓的政策,所以是动用了一部分基金,但是确保养老金的发放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今年前八个月,养老金的支付总额,企业职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支付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
第三方面情况,作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去年覆盖了两千五百多万员工,累计结存的基金接近一万八千亿元,而新建立的职业年金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覆盖了三千八百多万人,基金的结存也超过了一万亿元,这两项合计第二支已经有两亿八千多万元的规模正在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
这是我向大家报告的两方面的情况,关于医养结合这个问题我觉得最近高层提供了新的推进动力,我举三个例子。第一是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在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这样的供给下强调了医养有机结合的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第二个是今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是也描绘了医疗制度保障的前景,提出办法把老年群体多发的慢性病纳入到统筹支付,前不久联合发布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的布局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从原来的14个增加到28个,从一期的试点做了一些规范,这些都为医养结合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上一届医养结合的论坛上我着重谈了医养结合的载体,医治,资金分配,人力资源供给这四个方面,今天我依然认为这四个方面还是医养结合的基本,但是通过这三年来包括泰康集团,泰康养老他们的生动的实践为我们提出很多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我考虑了两个观察的角度,我们医养结合第一个角度是老年群体养什么?怎么养?这是一个基础的问题。当然我是过去长期从事养老保险工作,但是我个人也不会把老有所养的“养”局限的理解为只是养老保险,因为老有所养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和内涵,我看能不能概括成三个养,第一个是“养命”,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着重解决收入来源问题,主要的路径是养老保险。这方面责任重大,人们常说养老保险基金是养命钱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社会都有责任,也不能旁贷。第二养是“养身”,使老年人身体基本健康得以享受有质量的生活,解决有钱没福享的问题。第三个养是“养性”,使老年人保持开朗的心态,积极的与社会家庭融合,活的充实,有价值,有滋味。这“三养”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保障服务和引导,也应当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遵循。这是想到的对养的观察。
对老年群体“医”是要医什么,怎么医?认真学习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优化有关体系的论述可以领会到对老年群体的医疗务必区别于其他群体,医疗整治,疾病整治只是老有所医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中央文件里面强调的是健康教育,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长期照顾,安宁疗护,我理解大多数老人的病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能退化,所以医者把他们看成是老人而不是病人,诊疗方法不同于中青年,以维护基本机能为目的而不是彻底治愈,过渡的用药不仅浪费,而且对老年人的身体无益。
第二,老有所医,连续的检测评估并且给予正确的指导。在这方面基层组织富有重要的使命,在后端的重点是对高龄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减轻人工护理的疗护。前后端的医和中端的疾病诊治相结合形成综合连贯的老年服务健康体系。
第三,老有所医的资源供给要统购,以医疗机构为整个局限,在政府层面政策供给,家庭社会面服务的供给,社会市场面专业服务的供给与医疗机构的技术结合,形成多方合力的立体架构。
以上观点供大家参考,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希望在医养结合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就。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