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推高送转 被称为A股最感人年报
- 发布时间:2015-03-25 09:29:18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郭伟莹
3月19日晚,中国平安发布2014年年报,中国平安期内实现净利润392.79亿元,同比增长39.5%。同时,中国平安上市以来首次推出高送转,拟每10股转增10股派5元,被称为“A股最感人年报”。
尽管业绩亮眼,但平安估值仍被低估成为众多研报中一大投资建议。分析人士认为,推高送转可以提振股价,对做大市值有好处。同时,综合金融虽是平安的一大优势,但这也使其很多估值无法体现,因此未来不排除互联网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可能。
推高送转或欲做大市值
中国平安推出上市以来的首次高送转方案。除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50元(含税)之外,另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年报披露次日,3月20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78.41元,涨3.54%。
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对此表示,过去几年,公司管理层积极聆听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要求,尤其是国内投资者的诉求,他们对于公司提高分红的需求较大。因此做出了这样一个回报投资者的安排。
一位大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认为,高送转计划可能透露出了公司管理层对提振股价的需求更强一些,股价方面还有较大的合理上升空间,对做大市值是有好处的。
尽管平安的业务质量是四家上市险企中最好的,但平安的相对估值一直是四家上市险企中最低的。
从中信证券非银发布的研报来看,专业保险公司估值优于多元业务公司,在多元业务公司中,平安的估值又最低。A股四个上市保险股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是纯寿险股,2015年P/EV(价格和内含价值比)分别为2.01倍和1.78倍;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均是多元业务公司,2015年P/EV分别为1.46倍和1.26倍。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表示,中国平安目前P/EV仅为1.47,估值仍然很低,且资本充足,受益于预期保险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预计未来仍将会有较快速的增长。广发证券等也表示,在行业中中国平安相对估值最低,净资产增速最高,维持“买入”评级。
分析人士认为,做高估值对平安来说是必要。金融机构很多时候都是看市值,对品牌、公信力等都有正面刺激作用,尤其是如果希望再融资,市值越高,融资的便利程度就越好。“但目前来看,平安短期内没有融资需求,因此,可能一是回馈投资者,二是高送转有利于修复形象,这样对市值的正面影响也有价值。”
记者查询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收盘,中国平安的动态市盈率是18.14,在A股四大上市险企中最低。
互联网金融暂无盈利时间表
年报的另一大亮点是,平安首次在财务报表中详细披露其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成效。截至2014年底,平安的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37亿,年活跃用户6925万。
不管是保险业内,还是券商分析,普遍认为平安的互联网金融做得不错,已走在业内前列,但均认为,目前还看不到盈利。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平安至少互联网用户有1.37亿数据,流量其实是够的,再慢慢地迁徙到传统业务中来,这部分的价值要慢慢体现,不会一蹴而就。
从目前来看,“客户迁徙”的成效亦开始显现。年报披露数据显示,核心金融业务方面,2014年,平安累计迁徙客户约702万人次,集团内各子公司合计新增客户量中26%来自客户迁徙,从互联网金融迁徙到核心金融业务的新客户超过120万。
针对旗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的盈利时间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集团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是以交易为基础,是先服务后销售的商业模式,力求做到流量、频率及价值转换。目前还难以准确估算出这些互联网金融子公司何时步入利润收获期。
不排除互联网子公司分拆上市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安的股价和估值都没能体现出平安良好的业绩增长。可以说,市场低估了平安的投资价值。平安目前的估值体系里,应该加入互联网因素。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从年报看,平安互联网金融的数据非常好,但这部分的估值在股价中确实没有体现。
一直以来,平安依靠自身金融全牌照,综合金融的优势,助推其利润、业务增长。但同时,综合金融也使得其很多估值无法体现。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如果一般公司有这么大的互联网用户流量的话,估值肯定会非常高,但平安是综合金融,很多估值都没法体现,如果单独分拆的话,就不得了。所以平安互联网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很强可能性,尤其是陆金所。
年报发布前,中国平安宣布整合旗下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保业务,引发市场对其分拆这部分业务上市的可能性。
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分拆上市计划,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并未直接否认。他表示,对此事一直持开放态度,任何能够提升集团及股东价值的事情都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