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人身险行业风险再出新举措。《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保险机构处了解到,近期监管部门要求人身险公司进一步严格落实成本收益匹配原则,部分中小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下调至3.3%,而大型险企的结算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至3.1%。同时,分红险的分红水平也要参照万能险执行。
业内人士认为,对万能险结算利率、分红险的分红水平等进行限制,将推动险企负债端成本下降,是防范利差损风险的重要举措。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险企防风险、降成本都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结算利率上限连续下调
防范利差损风险是近年人身险行业的重要课题,监管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自2023年8月1日起,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3.5%下调至3.0%,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降至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的上限从3%降至2%。
自今年1月份起,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各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不超过4%(年化,下同)。当时的要求还提及,到今年6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应进一步压降,或将视情况分为3.8%和3.5%两个级别。不过,近日监管机构已经下发新的要求,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3.3%和3.1%。可见,监管部门加快了对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的下调要求。
那么,最新的万能险实际结算利率水平如何?《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已发布2月份结算利率的546款万能险产品中,共有238款产品的结算利率高于3.3%,占比约43.6%。其中,共有9款产品结算利率为4%,分别来自两家人身险公司。结算利率在3.5%(含)到4%(不含)之间的共有195款,结算利率在3.3%(不含)到3.5%(不含)之间的共有34款。按照新的结算利率上限要求,这些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将进一步下调,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上限也将正式进入“3时代”。
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相当于险企给客户的实际投资收益率,结算利率高意味着产品竞争力强,但险企的成本也会较高。一般情况下,在投资上行期,险企为了抢占市场会及时上调结算利率;在投资下行期,险企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力、客户感受等因素,结算利率下调会相对滞后。但长期来看,结算利率必将回归与投资收益相一致的水平。
在投资收益下行及监管加以引导两大主要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下降;代表万能险保费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之比持续下降。2023年,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5659亿元,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之比约14.4%;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5.9%,不及总保费增速。
尽管如此,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后处在较低水平、权益投资市场波动较大,万能险因具有保底收益率,较好满足了部分低风险偏好人群的理财需求,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近期,也有部分保险公司主动控制万能险规模,压降风险。
多举措压降负债端成本
无论是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还是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是同一个目的,即防范利差损风险。而要全面防范行业性风险,还需多举措压降负债端成本,包括防范费差损风险、调整产品结构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近两年为防范人身险行业风险进行了多次调研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整体来看,在人身险行业存量业务的利差损风险方面,一是因为寿险产品的期限比较长,二是因为近几年险资运用收益率持续下降,导致利差损风险进一步暴露。
陈辉同时表示,除了防范利差损风险,保险行业还需要有效控制费差损风险,当前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已经开始实施,经代渠道也在逐步执行,但部分险企在“现金流风险”面前,可能会无视“报行合一”,导致费差损风险增加。
从险企实际投资收益率来看,2023年,险资运用余额约28.2万亿元,年化综合收益率和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3.22%和2.23%。其中,2.23%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2008年之后首次降至3%以下。
从市场利率走势来看,近两年我国主要利率普遍呈下行趋势,拉低险资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并增加再投资风险。从资本市场来看,2021年至2023年,A股整体震荡调整,且市场风格多变,给险企权益投资带来不小挑战。
对于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分析人士认为,后期政策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亦有下行空间。这也给险资后续投资带来挑战。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此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利率下行周期,投资收益率长期下行是必然趋势。若保险产品端的定价策略和分红策略不进行相应调整,行业的利差损风险就会逐渐积累加剧。当前,保险行业面临着潜在的利差损风险,是长期产品隐含的刚性资金成本和长期投资收益下行之间的缺口导致的。如果保险行业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非保证收益的产品发展力度,根据投资端的表现调整负债成本,则可以更好地实现资产负债匹配。
在陈辉看来,过去20多年,我国人身险行业主要依靠保费增长实现繁荣,而在未来10年,行业更需要追求规模和质量的平衡发展,在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寻求高质量发展更优解。
(责任编辑: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