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吴敏
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众诚保险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2020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91亿元,同比增长5.85%;实现净利润3844.56万元,同比下滑22.44%。
资料显示,众诚保险成立于2011年6月,是国内首家由汽车集团发起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也是首家落户广州的中资保险法人机构。该公司由广汽集团等10家公司投资设立,并于2016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
在成立最初的七年里,众诚保险“七连亏”,总亏损超过5亿元。其中,2011年亏损4013.1万元;2012年亏损5808.5万元;2013年亏损加剧至1.03亿元;2014年“亏到谷底”,全年有近1.69亿元的亏损。之后的两年似乎情况有所缓解,2015年亏损8267.5万元;2016年挂牌新三板后,亏损额下降至3294.4万元;2017年再次下探至4296.7万元。直到2018年,众诚保险扭亏为盈,实现首次盈利,全年实现净利润625.79万元。2019年再次盈利4957.13万元。
但作为广汽集团金融版图中的一环,与广汽集团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众诚保险的“先天优势”。
据了解,众诚保险经营发展与汽车产业紧密结合,广汽集团汽车产业链为该公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联合广汽汽车研发机构共同研究车联网数据及应用、借助广汽新能源汽车技术数据研发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连同广汽车贷业务开发贷款与保险相结合的产品、与广汽网约车平台共同探索共享出行相关保障服 务等等。
众诚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也为车商渠道,一方面,该公司与广汽集团旗下的整车生产企业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整车生产厂商授权的4S店,为广大广汽车主提供汽车保险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广汽品牌4S店的合作的延申,与利泰集团、广成集团、轿辰集团、广物汽贸等经销商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向更多品牌车主提供服务,也为该公司贡献稳定的保费收入。
众诚保险表示,公司在特定渠道的业务上已显现出竞争优势,在车险市场中取得一定的竞争地位。据其披露,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爱保险经纪与超 1789 家广汽品牌销售店达成合作。在设有成熟分支机构的地区,车险业务新保份额平均约为 11%。同时,公司致力于客户体验的持续提升,续保增长率同比显著上升。
毫无疑问,较之其他产险公司,众诚保险的业务来源也更加依赖于车险业务。2020年,该公司车险保费收入16.67亿元,约占总保费收入的 88.14%。除车险以外,该公司还提供与车主或用车相关的非车险产品,如汽车延保、产品置 换险、驾意险、短期健康险等。同时,面向汽车产业链,该公司还为广汽集团及其属下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服务企业提供财产保险、责任 保险、货运险、建工险、员工团体医疗和意外保险等保险方案和服务。
众诚保险表示,作为专业的汽车保险公司,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既有来自保险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也有具有广汽集团汽车产业链背景的人员。“汽车+保险”的双背景管理团队,使公司业务开展更能够贴近汽车产业链的实际需要,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汽车产业链资源进行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众诚保险于2020年1月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已于去年7月暂停。暂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因是由于该公司未达到国有企业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关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要求。
具体而言,根据国有企业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实施员工持股企业需满足“营业收入 90%以上来源于所在企业集团外部市场”的要求。经核算,众诚保险2019 年来自集团外的营业收入占比为 87.47%,未符合上述要求。
而对于暂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的影响,众诚保险表示,不会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规划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实际上,员工持股与上市计划往往相联系。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股价的波动联系在一起,激励作用更直观。
众诚保险的上市计划始于2018年,彼时,“启动IPO”被确定成众诚保险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吴保军担任众诚保险总裁时也曾表示,众诚保险计划在3到5年内冲刺IPO,实现三板转主板。而近三年,业绩频传捷报也让众诚保险距离IPO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2020年1月众诚保险的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正式出炉。根据公告,众诚保险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上限为1.134亿股,即略低于众诚保险现有总股本22.6875亿股的5%。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60个月;若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间,公司首次发行股份上市的,自上市之日起锁定36个月。也就是说,众诚保险有意于5年内冲刺IPO,实现三板转主板。
一位险企高管曾向本报记者表示,通过IPO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认可,当然也是中小险企的“活路”之一,但IPO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让投资者认同的发展模式。投资者关注的更多的是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增长而增长”的投入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现阶段中小险企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将自己长远的业务方向梳理清晰,再去上市。短期业务和报表或许可以有很大改进,做得很漂亮,但更多承担起对投资者的责任,如此才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