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再起波澜 银行抽贷风险隐现
- 发布时间:2015-05-28 08:01: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去年曾一度成为舆论焦点的中国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近日再度掀起波澜。
本月初,山东物资供销系统内最重要的两家企业山东农资、山东棉麻陷入互保危机,无法偿还40多亿元贷款,被部分银行闻风抽贷,由此引发20多家债权银行跟进,继而导致山东物资系统刮起一场危机风暴。
据《经济参考报》,由于今年针对一些大宗商品企业的银行集中抽贷"踩踏"效应更加突出,部分地区银监局已下发通知,提示贸易融资风险,同时也在组织银行配合地方政府一起化解"抽贷"风险。
报道还称,目前,银行对所有贸易企业的贷款都非常谨慎,不仅针对铁矿石、煤炭、大豆等贸易企业,部分企业申请信用证的难度也很大,质押和信用证融资明显收紧,尤其是江浙地区的部分银行。
时代周报》援引山东农资董事长袁敦华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报道称,所谓的"山东农资危机"并不是公司经营上出现风险,而是担保上出现问题,结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包括山东农资在内的多家省内大型企业都受到牵连。
针对银行"抽贷潮",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去年指出,当前银行业信用风险突出表现是逃贷、倒贷、骗贷和抽贷等问题。银行机构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要切实防范化解抵押品价值波动风险。防范化解过度授信、互联互保和担保圈风险。梳理分析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所谓联保互保贷款,是由3-5家企业组成互助互信小组,联合向银行申请贷款。当其中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成员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还款连带责任。但由于这种贷款允许无抵押,因此一旦发生风险,互保成员企业之间极易发生风险传导。而参与联保贷款的不仅是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也屡见不鲜。
铜、钢贸、煤炭等大宗商品行业都曾受益于联保互保贷款而风光一时。如今,在全球性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企业资金链存在断裂风险。而银行过去在授信过程中忽略核实真实的贸易情况,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联保贷款现在已变为"金融炸弹"。
大宗商品在中国被用于融资非但不是新鲜事物,而且还颇具规模。高盛曾预计,中国商品融资规模有1600亿美元,黄金、铜和铁矿石是被使用最多的融资抵押品,其他还有大豆、棕榈油、橡胶、镍、锌和铝。
华尔街见闻提及,去年6月,青岛港发生有色金属融资骗贷事件,德正资源及其子公司德诚矿业为核心企业的"德正系"因涉嫌利用同一批金属库存重复骗取融资贷款而遭到调查,多家银行牵涉其中,涉及风险敞口共约100亿元。随后,渣打、花旗、汇丰、工行等多家中外银行或启动法律程序追讨相关融资款,或申请对涉及此案的信用证实施拒付。
托克公司金属和矿产品部门负责人Simon Collins去年在上述融资骗贷调查案发生之后表示,6月青岛港融资丑闻爆发后,矿厂、炼厂和金属加工厂获得信贷愈发困难。
商品融资最可怕之处在于风险传染性。一旦风险爆发,极易在债权人之间及同行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在本月发生的山东农资和山东棉麻联保贷款风波中,正是因为部分银行率先抽贷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继而引发山东物资系统的联贷危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