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人民币不再被低估 需推动金融市场化
- 发布时间:2015-07-30 00:31: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明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了单个经济体评估报告和年度对外部门报告。在两份报告中,IMF都提到人民币已经不再被低估。
在单个经济体评估报告中,IMF对中国包括实际有效汇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储备水平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指出,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处于升值轨道,2006年至2014年间,年均升值幅度达到5%,其中2014年升值幅度为3%。到2015年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2014年的平均水平又升值11%。人民币对欧元升值16%,对日元升值13%,在美元指数强劲的情况下,对美元也升值了0.5%。
IMF认为,201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大体上保持一致。IMF通过EBA模型和员工的评估得出,2014年人民币平均实际有效汇率大约低了3%到12%,此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似乎还高于经济基本面所对应的汇率水平的变化。由于上述原因,IMF认为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再被低估。
不过,IMF认为,中国仍在继续密切管理着汇率变动,并时而会进行一些干预。
数据显示,2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150元,1欧元对人民币6.785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9663元,1港元对人民币0.78893元,1英镑对人民币9.57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5015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114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503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7278元。
在年度对外部门报告中,IMF指出,经过最近较大的升值后,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不再被低估。但该组织表示,中国需要在推动金融体系市场化、引入更多竞争以及国企改革方面实施改革。报告称,具有弹性、基于市场的汇率对于人民币中期进一步升值至关重要,美元目前略高出与中期基本面相一致的水平。
有分析认为,早在5月,在中国争取储备货币地位之际,IMF就首次转变态度称人民币不再被低估。10多年来,IMF一直认为中国严格管理汇率。此次报告再次确认了这一现实,这与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仍被低估的立场相矛盾。
汇率是造成各国外部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IMF报告指出,近年来,减少失衡的进展甚微,这对金融市场动荡也产生了影响。尽管自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和美国的赤字均有所收窄,但这两项仍然是全球失衡最大的驱动力。报告指出,拥有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需要刺激内需,以修正限制全球经济增长的贸易失衡局面。
IMF第一副总裁Lipton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过度失衡将意味着失去机会,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将表现“平庸”,并强调“若没有足以减少过度赤字的行动,对金融稳定而言,将意味着额外风险”。不过,Lipton曾于5月表示:“以往,人民币被低估是导致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但我们现在评估,过去一年,人民币大幅实质升值以后,其汇率已不再被低估。”
对于美元汇率,IMF认为,美元目前正以温和高于基本面的水平进行交易。 IMF报告估计,去年美元已被高估10%。他们建议联邦政府中期的基本预算盈余目标应为GDP的1%,同时建议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提高生产率和劳动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