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P2P频被线下理财公司拖下水 业内:这个黑锅我们不背

  • 发布时间:2016-04-19 07:1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施娜  责任编辑:刘波

  “P2P危局再次发酵。×××爆发‘兑付危机’的消息再次引爆媒体圈”……类似的信息,网络上随处可见。

  近期“爆雷”的多起风险事件,如大大集团、中晋资产等,很自然地都与P2P挂上了钩。对此,多位P2P网贷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出事的这些公司都不是P2P,这个黑锅,我们不背。

  ●“他们不是真正的P2P”

  近段时间,大大集团、中晋资产相继“爆雷”。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P2P网贷的负面消息再度密集出现。

  拍拍贷CEO张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P2P作为交易方式,是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平台只是撮合的中介,作为信息中介存在,它自己不能成为信用中介,也不能做非法集资。其业务本质上是点对点的交易方式,像大大集团等出事的公司并不是真正的P2P。

  铜掌柜首席信息官金少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到的这些公司从头到尾都是以在线下开设门店募集资金为主,而且他们自己都从未说自己是P2P,是典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P2P行业最火热时,很多这样的公司也就打着P2P的名号,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而已。像大大集团、金鹿财行、中晋资产等公司,和P2P根本没有一点关联。

  “线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出事跑路了,行业外就说P2P网贷公司跑路了,这是不公平的。是投资者在专业认知方面的不到位,或者说是一些第三方的刻意引导和误导。”金少策说。

  “所有出事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本质都是非法集资,可能它原来就是非法集资,搬到互联网上扩大了影响,使得集资的规模超过原来线下做的时候”,张俊表示。

  ●P2P成“背锅侠”有四大原因

  按照业内说法,大大集团、中晋资产等都不是真正的P2P。那么,缘何P2P老是“躺枪”呢?

  综合几位接受采访的P2P业内人士观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主要原因有四点:

  首先,行业早期普遍野蛮生长。在监管细则出台之前,尤其是近两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平台规模、信贷规模,还是理财人数,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小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了很多假冒伪劣平台滋生的空间。

  其次,P2P作为一种新生业态,各种边界并未明确。一些原本从事不合规线下业务的财富管理公司,开始打着创新的名义披上P2P的外衣,继续从事不合规的原有的操作模式。

  第三,投资者对行业的辨识能力不高。很多投资者不了解P2P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操作流程,前期只看高收益,这也是很多线下财富管理公司能够吸引一些投资者的原因。这些伪P2P平台用高额的宣传费用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扰乱市场。

  最后,监管的缺失,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德国、美国等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也属于新生业态,但并未发生像中国目前这样的乱象,这跟监管策略很有关系。在P2P的监管上,国外的监管是跟市场同步,或者说监管政策领先于市场发展。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借贷行业这几年发展火热,宣传力度也比较大,导致很多投资人把线下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其他投资模式都等同于网贷,因此P2P“背黑锅”也并不出乎人意料。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P2P已成为比较受欢迎的理财方式,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极其关注。

  周治翰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投资人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理财也是这几年刚兴起。大家对于各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性质区分不太清晰。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确有一些公司打着P2P的旗号,从事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的活动,也有一些线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被认为是P2P公司,其实投资者要清楚地区分,目前还是非常困难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违规经营、甚至涉嫌诈骗和非法集资的理财公司,不管是不是P2P,都对网贷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行业的整体声誉以及投资人的热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