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银行 > 银行业动态 > 正文

字号:  

刘泽中贷款记——一个农民“贷款难”的典型样本

  • 发布时间:2015-06-08 08:17: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胡爱善

  5月的一个清晨,刘泽中站在道观的平台上眺望远方的青山,他的核桃林就在那片云雾之中。 李坤晟 摄

  如果让刘泽中再选择一次,他不会选择在老家的荒山上种什么核桃。在奉节县城和重庆城区买几套房子,安心经营自己的道观比什么都好。

  42岁的刘泽中是道教正一派万法宗坛第31代玄裔弟子。这两年,除了陪伴住在山上的母亲,刘道士很少有心情留宿在海拔1300多米的道观里。因为他的另一项事业——返乡创业,走得实在艰辛。

  穿上道袍之前,刘泽中算得上一名成功的农民工。1989年,16岁的刘泽中从夔门顺江而下,在湖北宜昌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在回乡前,刘泽中在浙江宁波已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和物流公司。

  为照顾年迈的父母,刘泽中2010年回到家乡奉节。修葺家乡山上的道观是母亲长年的心愿。于是,他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这座道观的经营权,并对之进行了修缮,自己也顺理成章入了道门。

  闯荡归来的刘泽中注意到,当地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种上了脐橙,500米到700米主要种植中药材,而700米以上多是荒山。通过考察,刘泽中决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荒山上种植核桃。

  刘泽中选择种植核桃,主要因为核桃对种植精细程度要求不高。如果自己能把荒山利用起来,还可以请山上的留守老人帮忙看护,给他们发一份工资,也是一件善举。踌躇满志的刘泽中万万没有想到,两年后,自己碰了无数壁吃了无数亏,成了传说中“贷款难”的受害者,境况窘迫得差点连电费都缴不上。

  银行告诉他,种植业没有前途

  刘泽中第一次有贷款需求是在2013年的五六月份。当时,他已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植了200亩核桃树苗,还播种了50亩核桃种子。前期投资将近400万元。

  刘泽中合计了一下,接下来平整土地、锄草、种植、化肥、农药种种花销加在一起,如果能贷到300万元贷款,工作会非常顺利——要是他知道未来两年中,各种折腾之后自己才总共贷到20来万元,绝不会这么好高骛远。

  刘泽中先找到中国农业银行奉节支行,这是他公司的开户行。听说贷款不容易,他通过在行里做主管会计的朋友跟信贷部打了招呼。信贷部主任接电话的时候很客气,让他放心去。刘泽中开上自己的福田小货车,兴冲冲赶了一个多小时山路从道观到了县城。

  刚坐定,信贷部主任就问他是办个贷还是企业贷。听说是做核桃种植的企业贷款,电话里没有问题的主任立马拒绝了他。原因很简单——农业是高风险产业,企业贷基本不考虑种植业和畜牧业。

  信贷部主任告诉刘泽中,如果他有不动产抵押,可以考虑个人贷款。刘泽中的朋友谢清兰就以自己的四套住宅和一个门面房作抵押贷了120多万元。这位身家千万,只有小学文化的谢老板跟刘泽中一样,早年外出打工,如今返乡创业,而且都选择了农业。

  谢清兰抱怨自己的房产价值远不止这120万,但刘泽中连让银行占便宜的资格都没有。返乡后,他在修葺道观上花了很多资金,并没有在县城或者重庆主城区多买几套住房。而这座当地还算闻名的道观,他只拥有经营权,产权属于国家,不能抵押。

  初次受挫的刘泽中心态很平和,虽然有些失望,但想银行有银行的规章制度,自己应该理解。出门时,信贷部主任告诉他,如果确实需要钱,可以考虑找担保公司贷款。

  第二天,刘泽中带着材料去了县政府旁边的兴农融资担保公司。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重庆市国资委牵头组建的全国第一家专司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国有企业。在公司的网站上写道,公司以盘活“农房、农地、林地”产权等这些“沉睡的资产”为业务主要突破口,通过“三权”抵押融资,服务“三农”发展。但担保公司同样干净利落地拒绝了他,连理由都一样:没有不动产抵押,不能考虑贷款。

  垂头丧气的刘泽中回到山上。期间,他找朋友借了几万元周转。到了七八月份,刘泽中再次下山。这次他找的是奉节县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据他说,信贷部的领导论辈分还和他有点亲戚关系。亲戚挺帮忙,热心介绍了行长跟刘泽中认识,还带了信贷员去他的核桃林实地考察。

  但考察结果不尽如人意。对方问:如果树死掉了怎么办?搞这个太危险。这次刘泽中做了准备。舅舅有条3000吨的货船,在长江上跑货运,答应拿这条船帮他做抵押。但银行依然不认可。对方直接告诉他,做种植业不现实,没前途。

  病急乱投医,“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是中介公司

  无奈之余,刘泽中暂时放弃了从国有金融机构贷款的念头。发现自己面临连电费都交不起的困境,回想起以前有钱时光的刘泽中颇多感叹。“我不能给妈妈讲,老人会担心。更不敢让土地被流转的老百姓知道,那就直接炸锅。”

  刘泽中开始留意车窗前花花绿绿的小卡片,上面印着许多小额贷款公司的电话。刘泽中拨了七八个电话,大部分都没有结果。

  直到2014年9月份,一个来自重庆的电话让他看到了曙光。对方不知从哪儿得知他缺钱的信息,表示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我说能承受一分五厘的利息。他说没问题。只要交9800元的服务费,3年以内,随时贷款。”

  雪中送炭!电话那头的业务员简直比自己亲娘还亲。但刘泽中没注意到这家叫一比多的公司网站上的冗长介绍“全国领先的整合网络营销的一站式第三方内贸电子商务平台”。这个疏忽让他吃了大亏。

  一比多公司坐落在重庆金融企业最为密集的解放碑。刘泽中花了4个多小时开车到了重庆,为了体面些,这次他开的是自己的商务车。走进公司,他看到一个很大的营销平台,忙碌的工作人员在不停地给类似自己的客户打电话,问是否需要贷款。这一次,他“接地气”地表示希望能尽快贷到2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在收取9800元的服务费后,对方承诺贷款将在五个工作日到位。随后,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一家名为上海夸克的金融信贷公司。刘泽中这才明白,一比多只是一家中介公司。

  夸克公司很快派出一名业务员到刘泽中的核桃林实地考察,还核实了他的营业执照、公司电话等一系列信息。四五天后,对方让他尽快到重庆签约。

  再次来到重庆,刘泽中被夸克公司要求先交1000元“保险费”,然后,信贷员拿出了合同。浏览一遍,刘泽中吓了一跳,原本说好的20万元,变成了5万元。一分二厘的利息的确不高,但还要缴纳7800元的服务费,每个月还有1500元的保险费。算下来,相当于三分多的利息。

  “不是20万元吗?”

  “我们公司从来没有承诺过20万元。经过评估,只能贷5万元。”

  刘泽中气愤自己被摆了一道,转身去一比多公司“兴师问罪”。人家很客气地告诉他:公司提供的是平均监测服务。虽然这次利息高了一点,下次提供的贷款可能只有几厘的利息,平均下来是差不多的。这次夸克公司只贷了5万元,但还会帮他联系别的公司。

  刘泽中带着5万元回到奉节。但转眼一个月,一比多再没“监测”到一笔新的贷款,急得他每天打电话催。终于,对方又找了一家贷款公司。让他赶紧再上一趟重庆。

  这次刘泽中贷到了8万元。对方要一分五厘的利息,算上杂七杂八的手续费,在两分三左右。但这家公司厚道地没要保险费。于是,这家公司在刘泽中眼中很有些良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