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3日讯 今日,2022年服贸会期间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护航经济大盘 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兴华表示,保险作为分散农业农村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守护“三农”压舱石责无旁贷,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到976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8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中华财险作为第一批全国性经营农险的公司,在“三农”保险领域辛勤耕耘36载,发挥保险保障和社会管理功能,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积极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第一,保障农业强,守护大国粮仓安全。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风险保障、科技赋能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数字化,保障粮食安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主粮保险覆盖面,服务粮食安全战略。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疫情和灾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保险业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深入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扩大政策,2022年预计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500个产粮大县全覆盖,助力守住1.3万亿斤的粮食安全底线,落实习总书记讲的“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的要求。今年上半年,中华财险在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展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业务覆盖近400个产粮大县、5400余万亩主粮耕地,为550万户次粮农提供了500亿元的风险保障;在山东试点开展“齐良保”惠农保险,创新非产粮大县三大主粮“政策性险种+主粮无忧巨灾险”新模式,创新杂粮 “基础险+巨灾附加险” 普惠新模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尤其是巨灾风险的保障水平,成为唯一入选山东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的农业保险项目。
二是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又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21年农产品进口1.62亿吨,其中,大豆9652万吨、谷物6500万吨、肉类938万吨,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5.5%。在我国粮食供求格局中,稻谷、小麦供给充裕,但玉米供给偏紧,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供给短缺。为化解这些结构性矛盾,保险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以奖代补试点政策,积极服务“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要求,在20个省份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超过260个。2021年,中华财险积极拓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开办的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超过200个,覆盖特色水果、水产品、禽畜、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初级产品,提供了近700亿元的风险保障。
三是开展全产业链保险,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为更好分散农业经营全产业链风险,保险业积极创新产品、拓展服务边界,推动农业保险由“保产量”“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目前,中华财险的农业保险产品条款超过2700个,构建了涉及成本、产量、收入、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覆盖了农、林、牧、渔业220余个农产品品种,保障对象也从农作物扩展到种子、耕地农田、农业设备等各个生产要素和环节。特别是针对种源这一“卡脖子”问题,我们积极助力农业种源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主粮种业保险发展,累计为67万亩制种粮田提供了近10亿元的风险保障。我们积极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率先在湖南、内蒙古、广东等地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2022年上半年提供风险保障3亿元;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应用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试点开展海洋牧场巨灾保险,提供产、运、销、保、政全产业链精准管理和便捷服务,支持打造“蓝色粮仓”。
第二,守护乡村美,助力乡村建设与治理。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一个个宜居宜业的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保险业在助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一是助力平安乡村建设。保险通过加强“保险+气象”合作,构建事前防灾防损、事中救灾减灾和事后损失补偿三道防线,可以降低乡村社会风险总水平,助力平安乡村建设。中华财险建立了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运管云平台,把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了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的线上宣传、防灾防损、理赔服务、客户服务等功能,为应急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受灾群众、防灾防损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农村综合治安保险和农房保险,去年河南“7.20暴雨”灾害事件中为河南新乡市5个乡镇1.5万户农户的房屋赔付180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当地灾后重建。
二是助力和谐乡村建设。农业保险有助于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体育保险开展,农险协保员队伍有助于提升乡村社会管理水平,增进乡村社会和谐。中华财险不断健全“三农”基层服务体系,设置了6800多个乡镇服务网点,组建了一支6.7万人的农村保险基层协保员队伍,并担任交通安全劝导员,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了农村交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保险通过风险选择、费率杠杆、承保理赔政策和社会化服务等,可以有效服务农村生态建设。比如,中华财险在养殖业创新推出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的“威海模式”,国家相关部委高度认可,《瞭望》周刊等重要媒体相继报道,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400多个县市区推广;在“威海模式”基础上,我们创新搭建集畜牧防疫监管、保险服务、银行信用贷款、养殖企业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政保银企”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政、保、银、企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管理。我们还积极拓展光伏、风电等新型能源保险,在辽宁等地开展林业碳汇量遥感指数保险,在内蒙古等地开展草原保险,积极服务双碳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助力农民富,积极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助力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保险业同样大有可为。
一是降低致贫返贫风险。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因灾因病致贫的比例达到62%以上。保险特有的风险转移和损失补偿机制,尤其是普惠保险在保障共同富裕过程中有着独特作用。中华财险通过定制农业保险、防贫保及乡村振兴保等产品,在重点帮扶县强化保障力度,开展特殊困难群体补充医疗保险,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坚实保障,中华保险各类扶贫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多万户, 2021年赔付5亿元;减免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农险保费2.4亿元,向扶贫地区捐助资金1700万元,5个案例入选全国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支持建立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建立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中华财险坚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严格做到“四不摘”,推动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依托保险主业开展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建立了多层次的帮扶体系,先后多次荣获中国保险业精准扶贫“方舟奖”。我们在新疆派驻135名干部驻村驻点落实“访惠聚”工程,持续开展项目帮扶、智志双扶;在革命老区通过综合保险方案保障支持红色旅游业,为文旅经济保驾护航;在新疆、湖南、内蒙古等地通过采购政策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实现精准帮扶、助力销售,通过协助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帮扶户收入,助力共同富裕。
三是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资金支持是重要条件,保险可以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主动对接和服务农业新领域、新生态、新型经营主体。中华财险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模式,充分发挥保险保障、银行信贷多方合力的优势,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我们会同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信贷直通车”专项创新服务,探索打造“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帮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授信超过1.4亿元;在新疆、山东、四川、内蒙古、湖南等近20个区域开展创新型“保险+期货”;在广东、内蒙古等地试点开展“活体抵押+保险保障+银行授信”模式,为养殖户提增授信超过1.5亿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一步,中华财险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坚守“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保险保障”的初心使命,贯彻落实《“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加快推动《中华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落地,扎实推进农险数字化转型,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携手各界共同构建农业农村新生态,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上根据演讲速记,请以实际为准。)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