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6日讯 今日,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论坛上发表演讲。鲁政委表示,养老金是一个最佳的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来说,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压舱石。
同时,鲁政委建议要重视商业银行的作用,因为商业银行连接着千千万万的个人客户,而且商业银行在个人客户的心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非常稳重,,商业银行在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鲁政委认为,未来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创设第三支柱的理财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其实我讲的题目我记得在上午的会议上银保监会的副主席周亮也提到过,要加快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引导银行理财等进入资本市场,我大概用15分钟的时间为周亮副主席的演讲做一个小的注脚。
我今天的题目就是养老金第三支柱与资本市场。我们看一下这张图,我们都知道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收入,人均GDP大概刚刚是一万美元左右,在我们可以找到的可比经济体当中,我们看到和美国、日本、韩国相比,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口老龄化占比已经比较高了,人家在这个时候,它们的人口结构比我们要年轻,我们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很高,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需要认真的考虑未来我们国家的养老问题。
如果我们进一步的来看这张图,这张图是来自于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大家看一下我们到2017年的时候,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1.4%,有人讲7%以上,有人讲10%以上,还有人讲现在的退休年龄延迟了65岁可以不退休,我想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老龄人口的比例上升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与此同时,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如果我们套用三支柱的说法第一支柱替代率只有45%左右,一方面如果说我们没有其它的补充,没有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仅仅靠第一支柱的话,也就是国家提供的社保,你会看到到你老了退休的时候,你的生活水平会大幅度下降。按照国际正常的经验,如果你的替代率在60%到7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低于50%,你的生活就会有比较大的下降。
第二层意思就意味着我们一定需要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否则的话我们将来老了之后晚景是比较糟糕的。实际上我们进一步来看,我们目前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我们国家已经允许有除了国家提供的第一支柱,已经允许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也开始有关于个人税延,先不交税这个钱用来投资。如果简单跟美国比,因为大量的研究者发现美国的三个支柱相对来说是比较均衡的,我们不能说它是最好的,但是可以拿来作为参照看一下。如果看目前总金额和GDP的比,我们无论哪一个支柱都和美国的比值看起来都太低,第一支柱我们只有6点几,美国几乎是我们的两倍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更小,小的微不足道。但是现在这个时点上我们提第二支柱也有一个困难的地方,疫情之后保主体,保企业,因为企业交的钱也不少,你让企业交更多的钱很困难,我们更多的希望是第三支柱,你自己有钱,只不过这部分钱是税钱扣除,你拿出来的再交税,所以叫税延型的养老基金。这部分非常低,如果小数点保留两位的话几乎就是零,就是没有的,所以这部分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如果拿美国的经验看一下,如果我们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起来之后对资本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全球主要国家第一支柱不投资股票市场,更多是投资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资产规模是右轴,结构是左轴,虽然养老金的发展,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这一段时间,它的共同基金在资本市场占比大幅度提高,很多时候养老金不是自己直接买的,而是采取委托基金进行投资的方式,或者是干脆自己买基金,来解决他的投资问题。如果中国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起来之后,我们会看到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提高,我们把美国的投资者拆了一下,养老金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还给养老金,这样拆完了之后你发现的确是得益于养老金的发展,才使得基金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占比有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而你现在来看中国,我们国内目前还是散户为主的市场,基金的占比现在有一定的上升。比如目前已经到了40%左右,但是其实本来还可以更高。你如果看前面这张图美国以前也是散户为主的市场,4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正是因为养老金的发展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提高。
我们直接观察基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当中的占比,这不一定是准确的方法,如果基金里面的钱不是有耐心的钱,即使是基金也没有用。涨一点,背后的投资人赎回了,如果背后站的是没有耐心的钱,更多机构在市场上只不过让它追涨杀跌的力度更大了。有公募基金之后中国的股市比过去被动更大了,因为还是散户,还是没有耐心的钱,这个钱的性格一定要改变,一定要愿意待更长的时间。什么样的钱是有耐心的呢?养老金。因为一个人开始上班到最后退休领这个钱,至少投十年到三十年,假设刚刚开始上班就是三十年,如果晚一点就是十年、二十年,如果有这样一批持股者在市场上,这个市场的稳定性会大幅度提高。
大家通常把养老钱叫养命钱,股市的波动这么大,能随便买股票吗?这个似乎符合金融教科书的说法,高风险、高收益,你说股票挣更多的钱,当然风险更大,这张图大家很熟悉,在资产配置上经常看到这张图。但是要注意这张图没有时间轴,如果你把短期的问题放在更长的时间考察,这是我拍自西格尔的那本书,他考察了美国的市场结果发现一直到2006年,如果用简单的随机游走估股票、债券和国债到底风险谁大谁小,时间越长你发现你对于股票市场的高估程度越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股票市场不像你看到的短期的风险那么大,由此这张图其实是前一张图的进一步延续,把各种资产的收益剔除掉用物价进行平减,你跑了半天能跑赢通胀呢?随着你的投资期限达到20年,这个股票的实际收益就会变成正的。在之前不一定是正的,但是当它变到二十年之后,但是你债券的收益有可能还是负的,如果变到三十年更没有问题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有更长耐心的钱来等20年,等30年,这部分钱的实际收益总体上是会不错的。这也是这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号召大家能不能做一个价值投资者。但是你知道我们人总是忍不住,如果自己可以决定这个钱可不可以拿出来,赚一点总是会跑的,只有放进去再也动不了,他一直留在那里。为什么会有巴菲特?最主要因为巴菲特背后是保铁公司,你们没办法把钱抽回来,我可以等,但是普通的公募基金是不行的,普通的公募基金客户不等,你金融经理愿意等,我不等。这是如果我们把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能够发展起来,其实对于资本市场就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压舱石,不管谁走我不走,我在里面二十年,三十年这个市场就会变得更稳定。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政策部门一直在讲,比如刘鹤副总理在今年8月24号在深圳的创业板开板的时候讲了一段话,说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我们最近中央有个新提法双循环,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双循环要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要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之间形成高水平的循环,就讲到了要稳步增加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怎么才有这样?其实养老金是一个最佳的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而且反过来说,如果第三支柱的养老金发展起来了,这部分有耐心的钱能够支持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我经常跟客户朋友讲,我说科创板、创业板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就是一个公开的接办机制,很多领域要攻关的时候就是揭榜机制,通过它的高市盈率吸引大家,增加投入。银保监会的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也有一篇文章,讲到引导理财、信托保险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的资金,推动养老资金在市场的占比,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假设美国的水平可以给我们一点参照,灰色的线美国至少在20%以上,高的时候30%,如果我们要达到平均水平,这个市场一下子多了好多钱,而且多了很多长期的钱。刚才陈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的资本市场的美好蓝图就会更加的坚实。我特别建议要重视商业银行的作用,因为商业银行一手连接着千千万万的个人客户,而且只有商业银行在个人客户的心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非常稳重,基本上客户通过商业银行进行投资很少出现过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因为你从这边的银行理财来看在中国整个资管格局当中占到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我觉得未来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创设第三支柱的理财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让我总结一下今天讲的,第一句话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来说,第三支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压舱石。第二个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由于投资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人的老年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的比没有这个会更好。我主要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