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系统阐释了主政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定调新的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规律、尊重规则的前提下突出强本强基,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货币政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金融开放等话题进行了解答,释放重磅信号。
央行: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
货币政策对经济回升的支持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潘功胜认为,我国的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下一步,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同时,在结构上要更加注重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指数动能减弱。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结算。到2月份,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强与科技、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主要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在宏观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科技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需要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方面,要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普惠金融方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第二,在政策层面,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
第三,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持续增长,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能力。
人民银行将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重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统筹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安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民银行将增强金融领域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第一个工作重点:扩大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改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并支持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第二个工作重点: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经济主体对人民币使用的内生需求增加。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加强与境外货币当局的货币合作,稳步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个工作重点: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人民银行将落实好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等共同努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支付服务,通过扩大“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式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聚焦重点地区、场所和商户,推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第四个工作重点: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将继续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夯实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搭建“金融之桥”。全球层面,我们将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区域层面,稳步推进东盟10国+中日韩财金合作、清迈倡议多边化,加大对本地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使用。双边层面,落实好中美领导人会晤重要成果,稳妥推进中美金融工作组重点事项。积极推进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深化与区域内主要国家的金融合作。
将持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加强对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健全科学完备的金融法治体系,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外汇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工作。
证监会: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投资与融资一体两面
资本市场的投资与融资功能也是市场近期广泛讨论的热点。对此,吴清在记者会上表示,投资与融资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不能分割的,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只有投融资平衡发展,资本市场也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吴清进而提到,在公平交易、合理定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效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样资本市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异,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所以,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监管突出强与严
吴清表示,从监管方面来说,证监会下一步工作重点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
吴清进而指出,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更好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证监会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
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吴清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证监会要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证监会也将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
在队伍管理上,吴清也指出,证监会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证监会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专注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
需要强调的是,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严把IPO入口关
吴清透露,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导,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证监会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持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也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和服务水平,做到勤勉尽责。
对于加强上市后监管,吴清则提到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减持,对一些通过“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要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对于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减持的,要依法严厉打击。三是推动分红。对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证监会还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包括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此外,还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鼓励春节前分红。
严把IPO入口关的同时,吴清也提到了畅通出口关。近期,市场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吴清对此表示,证监会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重视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建设,提升市场韧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同时这是一项体系性的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综合施策,至少包括“一个基石”和“五个支柱”。
“一个基石”,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五个支柱”,第一个是更合理的资金结构。这个市场上长钱短钱都是需要的,但是更缺的是长钱,同样缺的是长期主义,也需要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这是我们努力推进的一件事情。第二个是更完善的基础制度。资本市场规范性要求极高,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把各项基础制度搞扎实,增强制度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预期性。第三个是更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都是市场自发调节、自我平衡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如何有效衔接,有序循环,实现协调发展,这个机制需要进一步搞顺。第四个是更优质的专业服务。把功能性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准,为市场把好关,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第五个是更严格的监管执法。要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更有力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让这个市场更加风清气正,营造优良的市场生态环境,让市场各参与方崇法守信、归位尽责。这对于稳定市场运行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