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出台的日子临近,有关“网售处方药解禁”的讨论和争议已经达到白热化。届时,一旦处方药网上销售放开,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医药电商市场将正式开启。
据了解,2004年,原国家药监局曾先后颁布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但这两个部门规章已不符合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需要。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2011年规模翻一倍至4亿元;2012年则增长到15亿元;2013年线上医药市场规模达到40亿元。
2014年5月28日,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遵循的原则是,注重风险、抓住重点、减少审批范围、下放审批权限。”消息人士表示,《办法》对医药电商审批做出了重大调整,只要符合资质和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开办医药电子商务活动。
在意见稿中,官方还明确指出“解禁处方药网上销售、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非连锁药店企业或可网上售药以及承认天猫医药馆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合法性”。原本网上药房只允许销售保健食品与OTC(非处方药),对售价更高、市场更广的处方药一直不予批准。而此次在征求意见稿中,处方药禁令首次被删除,转而以“销售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由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指导合理用药”作为指导意见。
业内人士对此指出,随着《方法》的正式出台,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将产生巨大市场。有人预计,如果网售处方药开放,市场预期值达1万亿元的处方药将有30%转投线上,市场规模或达3000亿。实际上,目前包括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均对处方药的网上销售虎视眈眈,顺丰、邮政物流等都在等待食药监总局对第三方物流承接药品配送的相关细则出台。
多位医药电商人士指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顺应时代需求、市场发展趋势,符合消费者利益之举。医药电商的兴起有助于药品价格透明化、促进药品价格合理化,解决部分地区药品稀缺问题,对解决广大患者的“买药难、买药贵”等问题有直接的作用。
然而,药品作为特殊属性的商品,在线上网络渠道流通,对于安全性一直质疑不断。
从国外情况看,各国对网上售药的态度并不相同。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完全禁止网上售药。德国规定只能在网上销售非处方药,日本在今年6月以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均禁止在网上销售,而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自2014年6月12日解禁网上销售非处方药以来,一天之内就查出306起违规行为。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网上销售处方药和网上售药的准入资格也有严格的控制。
四川省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德仁堂董事长邹康禄表示,若盲目降低网上药店准入门槛,药品配送过程的运输条件将难以保证,将直接威胁药品内在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出售处方药放开,将使网络销售假处方成为可能。
自2000年我国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开始,普通患者购买处方药需要凭专业医嘱开具的处方方可开药。而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30%左右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对于药学原理复杂、误服副作用明显的处方药知识更为缺乏。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副会长王伟直言,在监管体系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放开处方药销售,必然造成假药泛滥和处方药滥用的严重后果。开放网上售药是大势所趋,但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制定严密的监管体系。
就在医药电商们还在为网售处方药或解禁欢呼之际,一封联名上书信正发往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商务部。参与联名上书的主要有国药旗下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数十家连锁药店,以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等近10家国家、地方级行业协会。
在这些“线下派”上书食药监总局的材料中指出:“简单放开网上售药准入门槛和经营范围,将严重威胁药品安全,监管难度巨大,且降低准入门槛将威胁药品供应网络安全,会影响患者购药”,并建议“现阶段药品配送不能采取第三方委托方式配送,网上售药应实现药学专业人员与顾客面对面的药学服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医疗体制当中,长期存在“以药补医”的问题,截至目前非基本药物在公立医院销售依旧可以有15%的合法加成。依照目前的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从厂家到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以最简单的“两票制”流通方式为例,即允许流通过程中经手两次,若非基本药物每次15%加成,即意味着30%的加价。一直难分难离的“医”与“药”,这次或将有望借助互联网逐步理清关系。不过,可以预见,由于牵涉到各方利益,“医”和“药”的分开将是逐步的,而非一蹴而就。
一方面是药价虚高,一方面是廉价药供应出现短缺,在业内专家看来,价格问题是医药市场的核心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是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核心是切断药品、耗材与医院及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
网购处方药的即将放开,被认为可有效助推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但在网上购买处方药,涉及到几个核心的环节,看病后获得电子处方、网购后自费购买或用医保和商保支付以及物流配送。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电子商务课题组核心专家谷军表示,医药电商一旦可以卖处方药,那么处方社会化将会成为现实。
“一旦网上可以销售处方药,那么将会倒逼医院加快改革,将处方社会化,以便患者能够用医保卡在网上购买处方药。”谷军表示,所谓处方社会化,是指医院医生开完处方,将处方网上进行上传,全社会可以享受这个处方。患者可以拿着这个处方在网上买药。
有评论指出,从患者角度来讲,网购处方药相当于在以往闭合的医药流通领域辟出一个全新的渠道。经由这个渠道,患者不仅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医院对药价的垄断,也能在众多药店中选择中意的价格。从经济性、便捷性来看,有着传统渠道难以比拟的优势。尽管此前也有患者从医院“跑单”,到外面药店购药,但零散的个体尝试与成规模的网购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对于处方药网络销售开禁的问题,有药店经理表示:“光从药店来说,增加可销售品种,扩大网店规模,肯定是个利好。”但他也担心,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画饼”。
网售处方药首先涉及处方外配和处方电子化问题。处方的电子化并不难,处方外配则涉及医生和医院动力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正因如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一位专家直言,网售处方药的前提必须处理好医生、医院的问题。
医保是否可以报销的问题,也将影响处方药网售的效果。以目前业内普遍期待的慢病用药放开为例,该类处方药的消费群体多为退休职工,对报销的需求强烈。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表示,“网上销售处方药若不能实现向线下一样的医保定点,你看会有多少人去购买?”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医药分家如果不进行系统改革,药店一样拿不到处方。如目前很多处方药品种,药企只供医院不供给药店,药店就一样进不到药。有药店负责人表示,重提医药分家、处方外流都是次要问题,核心问题是,药店能否和医院一样纳入医保统筹,享受医保支付。“目前顾客在药店使用医保卡只能刷个人账户,如果不能纳入统筹,患者拿着处方到药店自主购药的热情定会大大减少”。
有评论指出,已经运行多年的以药养医的利益格局,很难通过网购彻底破局。以阿里健康APP试水的石家庄为例,几乎所有大医院都采用“一卡通”,医生的处方与药房直通,病家很难拿到处方,如何能拍照、上传、竞价、抢单?不仅如此,作为医疗费用的一大块,医保等政策性花费还未与网购打通。凡此种种,均使得网购这一新生事物注定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京华时报、南方日报、21世纪药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