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构建、关键资源配置、数字化赋能等多个维度的重要作用。”
3月2日,新希望集团“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是全国两会的“老熟人”,今年是他第30年上会。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刘永好今年提交了包括关于建设农业强国、节粮、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等6份提案。
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农企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刘永好表示,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在农业强国的大战略中,要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构建、关键资源配置、数字化赋能等多个维度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世界级农业强企。
为此,他在《关于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实施中发挥企业作用的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探索科创兴农的有效路径,集中力量解决如生物育种、绿色低碳等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促进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分析农业产业链的短板,支持企业揭榜挂帅承接产业关键环节攻关;开展从科技研究到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开展“研产结对”,将科研资源阶段性地匹配到企业运行体系中;鼓励、支持在相关领域具备一定优势的企业在海内外发挥资源并购整合的优势。
第二,持续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管理和引导中,鼓励企业标准市场化,推动行业标准提档升级。
第三,针对农业产业周期性强的特点,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农业企业进行调研,从企业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创新金融工具的支持方式,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对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熨平”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产业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四,发挥我国互联网设施相对完备、用户基数庞大等一系列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优势,鼓励政府部门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构建农业大数据中心,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
优化进口配额管理制度
从原料端保障安全
目前,新希望集团已拥有世界第一的饲料产能,中国第一的禽肉加工处理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
据刘永好介绍,饲料是粮食消费的最大主力,2021年饲料用粮占比48%,达到口粮消费的1.5倍,且每年增速达7%,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饲料节粮工作。
“当前,饲料节粮还存在一些障碍问题。”刘永好表示,一是饲料粮转化链条上,还存在一系列技术“卡脖子”问题,比如育种基因编辑技术、饲料发酵合成生物学技术等;二是饲料科技联合攻关及创新能力不足,比如替代玉米豆粕的新配方技术及推广、数字化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此外,民营饲料企业的进口原料配额政策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基于此,刘永好建议,一是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政产学研金”建立创新联合体,探索新型的饲料节粮创新模式。在节粮总目标牵引下,从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饲料配方及加工、精细化智能养殖管理等三方面入手,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系统性、全产业链通盘设计技术攻关项目或重点研发项目,加大对企业饲料节粮行动的扶持。特别针对在育种卡脖子技术、饲料配方替代、养殖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有重大投入和节粮见成效的企业,加大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二是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进口粮食的政策通道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优化进口玉米、小麦配额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饲料用原料,增加进口玉米、小麦配额规模,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加大融资服务,国家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原料贸易方面贷款优惠支持,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