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药上演“父贵子贫” 大股东增持承诺待兑现
- 发布时间:2015-04-14 08:41: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朱苑桢
日前,北大医药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告,预亏8000万元至900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其公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测算,其去年第四季度也亏损了8307万元。
与北大医药低迷的业绩相比,北大医药的大股东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下称“北大医疗”)却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北大医疗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设立。据北大方正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医疗2013年总资产达到123亿元,总收入和净资产分别为42亿元和41亿元。近期,北大医疗更是不断跑马圈地,频频加快医院并购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1月爆发的北大医药 “代持门”风波中,大股东北大医疗出于维稳股价的目的,决定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北大医药公司股票。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北大医疗的增持计划仍未落地。昨日股价显示,北大医药报收19.55元,较前日微涨0.15%,同日大盘涨幅为2.17%。
新班底“轻装上阵”?
在4月11日公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与今年一季度业绩预报中,北大医药都将亏损原因归结为:“受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原料药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并且环保搬迁项目陆续转固投产后运营费用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北京一家医药咨询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北大医药业绩亏损一方面与行业大环境有关,“原料药市场不景气,在目前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大趋势下,北大医药的原料药业务仍然占比过高,制剂上没有形成多少强势品牌,所以业绩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公司近期受“代持门”影响接受证监会调查,出现了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公司经营上可能会有很多遗留问题,这也或多或少影响公司业绩。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政泉控股公开质疑北大医药股东的关联方涉嫌股票代持、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此事最终引来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这一调查直接牵涉到北大医药及其股东层面的管理层变动。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首席执行官李友被带走后仅两天,北大方正新领导班子火线上马,黄桂田接任董事长,张兆东任总裁。此外,北大医药公司董事长李国军也因协助调查而无法履责,公司董事赵永凯暂时代理行使董事长职责。
联想到这一人事变动,4月11日,东方财富股吧一位网名“张老人家”的股民质疑:“从年报可看到人品,新班子把年报季报做的这么差有利于轻装上阵”。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北大医药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则答复中国经济网记者称,“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以业绩公告为准”。
“父贵子贫”的北大医药
与北大医药低迷的业绩相比,其大股东北大医疗却是货真价实的“高富帅”。
北大医疗曾用名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是方正集团下属五大产业之一,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于2003年共同成立。
公开资料显示,北大医疗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北大医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北大医疗产业园等。据方正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医疗2013年总资产达到123亿元,总收入和净资产分别为42亿元和41亿元。
北大医疗的股东之一北京大学更是为北大医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据悉,北京大学医学部现有8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3家教学医院。宏源证券去年9月的研报称,“北大医药转型的核心模式是依托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通过自建、并购和托管等形式形成医院网络,打造医疗服务全产业链。”
近期,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也频频展开在医疗机构方面的布局。去年12月,筹备12年的北大国际医院开业。北大医疗集团一年间先后收购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洛阳东方医院、中石化系统首家改制医院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集团旗下北大医疗产业基金与中融信托本月签署5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
大股东增持何时落地?
去年11月21日,深陷“代持门”风波中的北大医药宣布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几乎同时,“大股东增持”的利好也接踵而至。
相关公告称,北大医药于2014年11月20日收到北大医疗的通知,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北大医疗将根据自身需要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北大医药股份,累计增持数量不超过1191.97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2%。增持前,北大医疗直接及间接持有北大医药40.20%的股份。增持目的为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既定战略的坚定信心。”
这一举动被很多股民、媒体视为北大医药为稳定股价而打得一针“强心剂”。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在二级市场,北大医药的股价一直比较低迷。去年10月,大盘还在2300点上下徘徊,北大医药已经触及22.75元高点。而今大盘已经站上4000点,北大医药股价在接近腰斩后,上周五又蹒跚爬至19.52元,当日涨幅4.44%。
那么,距离大股东宣布增持计划已过去三个多月,增持一事到底何时落地呢?4月13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北大医药董秘办询问此事,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近期未曾接到大股东增持股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