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0月25日讯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波动和空气质量变化使得呼吸系统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面临不同的呼吸疾病困扰,尤其是慢阻肺病患者、哮喘患者及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儿童。
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目前我国慢阻肺病的总患病人数近1亿,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长期吸烟史、慢阻肺病家族史和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制品等都是慢阻肺病的高危致病因素。
早筛、早诊、早治是慢阻肺病防治的关键。随着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这也将改变慢阻肺病患者们的就医模式——老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能进行慢阻肺病的早筛。对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居民以及慢阻肺病高危群体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尽早诊断和干预。同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等方式实现长期疾病管理,普通的疾病变化在乡镇卫生院以及地段医院就可以完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穆新林教授提醒,慢阻肺病的病程大致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病人的自我管理以及医生的管理更多集中在稳定期阶段肺慢阻肺的治疗,长期使用吸入制剂进行治疗和管理,可以持续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从而降低中度至重度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本身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对于一些肺癌的高危人群也应该同步进行慢阻肺病的筛查,同理,在进行慢阻肺病筛查的时候也建议大家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筛,以达到早筛、早诊、早治疗的目的。“随着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国家的保障政策,患者的医疗负担会得以进一步降低,从而可以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在中青年的群体当中,哮喘是非常普遍的呼吸系统疾病,当前我国2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有4570万,且70%左右的哮喘患者有过敏性的表现,症状随季节变化明显。对于哮喘患者的管理需要坚持长期主义,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坚持规范吸入用药,并定期随访。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没有好转,甚至继续恶化,进展为重度哮喘。尽管重度哮喘在哮喘患者中仅占少数,但相对于轻中度哮喘,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风险更高,疾病负担更重。针对这一类哮喘患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苏楠教授强调,接近80%的病人可以归类到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针对重度哮喘患者,要先进行表型评估,从而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临床上除了应用口服、吸入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生物制剂也逐渐成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丰富了患者的治疗方案。
当秋冬交替遇上开学季,儿童的呼吸道在乍暖乍寒不断地刺激下,容易发生功能失调,抵抗力减退,同时儿童在集体生活中更易造成交叉感染。对于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家长们可以采用接种疫苗、使用免疫调节剂对孩子进行“免疫训练”从而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而那些被“咳、痰、喘”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的患儿们,应先确认病因,再进一步进行对症治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赵京教授指出,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用量小、作用快,可以直达靶器官。“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帮助孩子排痰缓解。对于需要长期管理呼吸道疾病的孩子,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居家雾化,操作简便、起效更快,这个疗法对于家中的‘一老一小’都是非常适用的。”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