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6月6日讯 昨日,“传承创新,转化赋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论坛在京举行,探索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校地经济的创新合作模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表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教育部唯一直属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更是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为使命,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依托,围绕重大新药创制、院内制剂、大健康产品、医工结合四大方向,着力建设完备、高效、协作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体系。”
据了解,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列为中医药工作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表示,“要牢牢把握推进中药产业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把中医药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
当天,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公司与惠买集团签约,并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以提升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人才基础。
惠买集团董事长杜瑞勇表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公司的联合,是校地经济在大健康产业合作新模式的探索。未来双方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将借助科研资源更上一层,也会以现代化企业的质量管理平台,为高校提供一线科研实践阵地,反哺科研,共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
此次论坛由北京北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惠买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医药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协办,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支持。
论坛上,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所长刘铜华教授围绕大健康时代中医药的发展与挑战,讲解了中医养生学术思想、中医养生保健产品研发思路、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与应用等,并分享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据介绍,刘铜华教授团队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全资资产公司,打造了“北中博济”大健康品牌,以现代技术融合中医药传统智慧与精髓,在产品安全性、便捷性、市场接受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对话:
刘铜华教授;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程薇教授
记者:药食同源是否会成为未来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
刘铜华:古时很多中草药也会被当作日常食物食用,例如薏米,它归中医的祛湿药,但是从古至今,它也是我们日常的食品。药食同源的原材最大特点就是毒副作用很小或者没有,可以长期食用。
用药食同源提高免疫力,也是疾病防治的基础。这就是说保健大于治疗,美国保健服务在大健康产业占比高达50%,我国目前还不到5%。为此我们团队,以针对亚健康人群的社会需求为前提,联合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共同研发了药食同源产品——黄金植萃固体饮料,精准地服务希望拥有健康生活的人群。
记者:北中医是如何实现“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
程薇: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就像一座联接高校等科研单位和市场的桥梁。北中医在深圳设立研究院这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把中医扎根在大湾区,将粤港澳经济和科技前沿地区作为中医药传播的高地,使更多北中医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到市场,同时也和前沿市场能更好地对接。
记者:中医药成果转化为食品时,功效是否会降低?
程薇:我国一共发布了102种药食同源的原材名单,这些名单内的药食同源原材既有食品的安全性,又有药材的功效性。就比如刘教授团队等新研发的黄金植萃,使用的都是这个名单内的药食同源原材,经过科学筛选和配伍组方,会使产品配方在日常健康饮食调理中更具合理性。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