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24日讯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世界免疫周”,以强调免疫接种对于减少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性。
昨日在“关注慢病人群叠加风险,医防融合共促老龄健康”科普活动上,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云,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围绕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的疾病危害和负担、疾病预防和管理等展开探讨。
年纪越大越需警惕“叠加风险”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整体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国约75%的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2种及以上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
“50岁及以上人群应当警惕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多重威胁。以带状疱疹为例,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王云介绍,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约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
王云表示,慢性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此外,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
探索多种机制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在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下,如何切实提高成人主动预防的意识,促进成人特别是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成为当下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未来可以更好地探索多种机制,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给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免疫服务,切实解决成人预防接种最后一公里问题。”冯录召表示,未来考虑将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纳入到医疗机构以及包括社区医疗机构常规的服务里,进一步发挥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医务人员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为不同人群提供疫苗接种建议;此外,包括社区医生、家庭医生在慢病随访过程中可以开展成人疫苗健康教育,根据慢性患者病情给予疫苗接种需求评估。最后,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设置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已有的预防接种门诊,也可以通过延长服务时间以及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开展上门集中免疫接种服务等方式,切实提高老年人群接种的积极性和可接受程度。
在医防融合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医院作为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和老年人就近就医的重要环节,扮演着“健康守门人”角色。
“以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三年数据为例,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剂次2023年同比2022年增长47%,约是2021年的3倍,增长量非常明显,这与社区面向居民积极开展成人疫苗健康科普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共同学习疫苗相关知识的行动密不可分。”陈秋萍表示,目前,社区也在进一步加强居民疫苗接种的便利性,比如社区疫苗接种采取多样预约方式,除网上预约外,也为不善于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开通电话预约或者现场登记预约等方式。此外,全科门诊建立“小卡片”机制,患者在全科医生处就诊时,全科医生会根据患者慢性病等整体情况评估后,对合适的人群提供推荐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的小卡片,患者拿到预防保健科,社区就能提前为其安排接种。
陈秋萍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积极预防。接种疫苗前可以问询医生三个关键词,找到适合自己的疫苗。“首先是年龄,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其次是保护效力,同种疫苗,针对不同年龄,保护效力也不同;最后是禁忌证,建议市民在接种疫苗前咨询专业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