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单笔最大金额的药企股权投资案对外公布。北京时间11月1日,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宣布与美国医药巨头安进公司宣布达成全球肿瘤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安进将以约27亿美元(约190亿人民币)现金,或美国存托股(ADS)每股174.85美元的价格,购入20.5%的百济神州股份。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1月1日收盘,百济神州美股单日大涨37.02%,收盘价为189.56美元/股;港股单日涨幅为31.89%,收盘价为110港元/股。
对于此次合作,百济神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在11月1日下午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全球临床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现在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时期,中国政府现在正在鼓励创新药物的报销,以及在临床试验方面大力推进,我们也希望趁此机会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更大的生物医药公司。”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进与百济神州的合作是多方因素促成。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全球市场地位已经不容忽视,未来外资巨头想要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采取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趋势将加强。“一些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药品申报实力以及商业化运作的中国企业有望成为外资药企在华合作的重点。”
披露商业化合作内容
百济神州此前曾被做空
在经历了终止与新基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的全球合作、被资本研究公司J.Capital Research做空之后,百济神州终于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
根据合作协议,百济神州将在中国就安进的产品安加维(XGEVA)、KYPROLIS以及BLINCYTO进行五年或七年的商业化经营;期间,双方将平分利润或亏损。商业化期满后,百济神州将有权保留一款产品,并获得未保留产品额外五年的在中国销售的特许使用费。
此外,百济神州同意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实体瘤以及血液瘤与安进共同开发20款安进抗肿瘤管线药物。安进与百济神州将共同承担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费用,其中百济神州将在合作期间贡献包括开发服务和现金在内的总价值至多为12.5亿美元。百济神州有权获得每款产品(不包括AMG 510)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的特许使用费。
据了解,如果此次交易顺利交割,安进有望成为百济神州第一大单一大股东。据百济神州公司人士向记者介绍,未来安进将获得百济神州董事会的一个席位。
百济神州表示,本次交易已获得双方公司董事会批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预计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赛道拥挤的PD-1市场:
是短跑还是长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创新药研发企业,除了与安进的合作研发外,百济神州的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上市引发关注。作为抗癌界的明星药物,国内已经有5款PD-1上市。除了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的PD-1获批外,国内药企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的PD-1也已经获批。失去先发优势的百济神州PD-1,会不会就此失去商机?
对此,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介绍,预期公司的PD-1国家很快会批,大概今年年底之前。
吴晓滨表示,PD-1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PD-1不是百米赛跑,是马拉松赛跑。
此外,吴晓滨认为,产品能不能成功最大还是取决于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差异化,是不是比其他产品更有特色。“举个例子,我们取得的完全缓解率CR rate,就是常人说的治愈率,超过60%,相比进口的两款产品的数据,不管K药还是O药,大概就在20%左右”。
中国药品审批提速
强强联姻趋势加强
安进将百济神州揽入怀中的背后,是中国医药市场巨大的诱惑力。
随着新药可及性不断提高,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快速成长。在中国,对创新肿瘤治疗药物和方案的需求甚为迫切,肿瘤市场已成为整个医药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近日,包括默沙东等在内的外资药企公布了第三季度成绩单。据媒体报道,默沙东的PD-1产品Keytruda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30.7亿美元,同比增长62%,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额总计达79.73亿美元。其中,默沙东中国区业务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达到23.68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销售收入达8.98亿美元,同比增长84%。主要受Keytruda和Gardasil / Gardasil 9的驱动。
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巨头,安进公司2012年才开始着手设立中国的分支机构。安进称,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与国内领先制药企业的合作,2017年9月份,安进公司与先声药业合作,在中国市场共同开发及商业化涵盖风湿免疫及肿瘤领域的4种生物类似药。
安进中国表示,与百济神州的合作将对加速公司肿瘤业务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拓展产生重要的意义。百济神州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专注于肿瘤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国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包括一支700人的商业团队和一支600人的临床开发团队。
吴晓滨称,此次合作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变化。
史立臣向记者表示,随着中国药品审评审批速度提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药企数量将增多。未来,中外强强联合的案例将愈加增多。但只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尤其是专注某个疾病领域的研发,以及具备药品申报能力及强大的药品商业化能力的企业,才会有合作的可能。
(责任编辑:张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