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商业案例 > 正文

字号:  

经营利润猛跌63.68% 华联综超净利暴涨靠卖房

  • 发布时间:2014-08-27 08:5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谢凌宇

  

卖场的光鲜亮丽,却难掩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隐患。

  业绩一直在北京上市超市垫底的华联综超终于实现逆袭。华联综超昨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净利暴涨246.45%至1.13亿元。在亮丽数字背后支撑华联综超的是来自政府的补贴与子公司股权销售。在主营业务方面,华联综超还是一如既往的尴尬,代表企业基本经营活动成果的经营利润下降63.68%。与华联经营利润猛跌相对应的是,定位不清晰,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零供矛盾都在被放大。

  卖股权增长

  今年一季度,华联综超净利仅为852万元,同比下降29%。这样的下滑态势已持续多年,不过华联综超仅用三个月就实现了翻身。今年上半年,华联净利飞增至1.13亿元,超越北京京客隆。去年同期华联综超净利仅为2991.87万元。

  与华联的逆势相比,一直领先的京籍对手北京京客隆与物美均遭遇业绩下滑。今年上半年,北京京客隆净利下滑23.1%至5596万元,物美为3.06亿元,同比下降9.8%。不过,能让华联晒出漂亮成绩单的并非主营业务层面的优化。

  华联解释称,通过出售合肥子公司房产股权,华联综超营业外收入大增导致净利增长,收入2.5亿元。巨额政府补贴也助了华联综超一臂之力。报告期内,华联综超获得政府农超对接、平抑物价及肉类、食用油限价、配送中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商业节能项目等9项之多的补贴,共计1469.24亿元。尽管支持颇多,但华联综超本身经营并不理想。财报显示,受费用增长大于收入增长所致,公司经营利润下降63.68%。

  定位摇摆

  在多位业内专家的眼中,华联综超“是一个很模糊的企业”,从品牌定位到发展模式都令人捉摸不透。就如同年财报对于门店数量的模糊描述,不断扩张的华联综超多年门店数量一直稳定在100多家。截至6月底,新开门店9家,华联综超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00多家门店。这与去年同期华联综超对门店数量及增长的描述如出一辙。

  在门店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华联综超的定位却很摇摆。目前,华联综超旗下主要超市品牌为华联BHG,该品牌有精品超市与生活超市两个定位。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蜂窝路附近的华联BHG在三年时间内经历了三次定位改变。2012年前,该超市一直为华联精品超市,次年变为华联生活超市,今年初又再次变回精品超市。由于两类超市会员系统并未打通,在定位来回变更后,消费者会员积分不能在本店继续使用。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华联自身对于这两者的定位也不够明确。定位摇摆的门店不只有北蜂窝路一家,在精品超市业绩欠佳后华联会将门店定位转为生活超市,多家华联BHG都出现过类似情况。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北京华联相关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但对方以开会为由挂断电话。

  零供矛盾

  华联BHG在进口食品风靡的年代脱颖而出,起初超市采取依附自家商场的开店策略,随后华联将该品牌推向市场。但在不断扩张中,华联门店策略变得不再理性。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表示,依照国外成功经验,由于进口食品不属于大众消费,高端超市面积通常不会太大,但华联BHG却开出4000-7000平方米的大店,这让华联承受租金、人工等多方重压。

  资金链承受考验的情况下,华联与供应商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此前有知名品牌供应商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以该品牌为例,北京华联方面的回款期为45天,但这一回款期内商品售罄却要两个月以上,有些门店甚至达6个月”。

  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的不满。消费者李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在东直门附近华联BHG购买商品需要非常谨慎。尽量少选购食品类商品,该店内商品生产日期都较早,货品周转速度很慢。

  品牌乱象

  除了来自华联本身的问题,遍布全国的山寨华联也是华联挥之不去的阴影。北京华联一直在淡化“华联”招牌,从企业名称到门店LOGO,都统一成了“BHG”。尽管此举一度令市面上众多山寨华联面临窘境,但在北京华联直营化经营的背景下,世纪华联简单粗暴的加盟方式引发了效仿者们更加狂热的山寨潮。不尽相同的门店布局、招牌以及LOGO,不仅将正牌华联淹没,也扰乱了消费者的视线。大量没有后台甚至未被登记在册的华联杂货店,不仅增加了监管难度,也为产品质量带来隐患。

华联综超(600361) 详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