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有作为 服务大局敢担当
- 发布时间:2015-10-15 09:32:12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在我国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中,深圳无疑是改革的排头兵。2014年5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2009年深圳市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之后的大部制改革升级版,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委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价格监督检查以及食品安全、药品监管等方面的职能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全国市场监管领域中职能范围最宽的地方政府机构。
转眼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的状况如何?大部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当记者深入采访之后,深切地感受到,该委取得了履行各项职能扎实有效、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的显著成绩,大部制改革在这里全线飘红。特别是该委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大市场、大监管、大标准、大质量”体系的要求,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树立了人心齐、风气正、有作为、敢担当的良好形象。
商事制度改革为简政放权树立样板
深圳市商事制度改革源于2013年,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步伐,提升商事制度改革的含金量。在工商总局授权下,深圳市正式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企业简易注销三项全国改革试点。今年7月1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向企业颁发了深圳市也是国内首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三项改革”具有鲜明的深圳特色:一是在“大部制”商事登记和组织机构代码登记职能融合基础上,实施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二是运用全流程网上登记方式办理,申请人可利用银行U盾等数字证书,实现远程申请,方便快捷,受惠群体广泛;三是实现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等多个登记部门的网络互通和工作流程整合,真正实现了“商事登记部门一次审核、其他发证部门信息互认”,提高了政府整体的审批效率;四是顺应移动互联的趋势,“一照一码”中的“一码”,与二维码技术结合,更加方便社会公众对商事主体的信息查询和监督;五是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创设名称争议处理机制,探索用法律救济手段,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商事主体权利纠纷。这3项改革,也是深圳探索建设互联网政府、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通过“一照一码”与二维码技术的结合,以移动互联技术连接商事登记与社会信用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基于跨界思维建立的“一个部门办理,多个部门互认”的“多证合一”登记模式,则是在办事大厅、机构改革等传统模式以外,探索出的一条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不同部门职能融合的新路子。改革后,深圳简政放权力度继续领先全国,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07.8万户,同比增长了200%。其中企业58.3万户,个体户49.5万户。全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01.1万户,其中企业104.2万户,个体户96.9万户。短短两年多时间,商事主体由改革前的不足100万,迅速翻番达到了近200万,这个增量竟然超越了深圳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量。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由此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放管结合中创新监管模式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在实践中认识到,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为了保证市场主体的运营质量,在降低进入“门槛”的同时,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力图做到“宽进严管”,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每一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都务求在实施运行中及时跟踪了解、检查落实。具体包括:实施商事主体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信息公示和公示信息抽查等制度,开发并使用相关的网络信息平台;以邮寄专用信函方式,启动对新设立登记、变更地址的商事主体住所或经营场所的联系;积极推进全市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圳市食药局、消委会等相关单位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工具,将商家信息录入数据库,将消费记录录入信用记录,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公示体系,使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效结合,促使企业自我重视和改善信用记录,达到多方共赢的结果。
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是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主抓的另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市市场监管局、市食药监局与市市场稽查局的职能关系,构建“统一执法、明晰职责、科学管理、高效协同”的市场稽查执法体系和稽查工作机制以及全市打假、“双打”工作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安全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执法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为了提升执法质量,该委通过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统一了处罚标准,加强了权力监督,实现了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提高了行政效能。该委下设的深圳市食药监局还大力推进执法办案电子系统的使用,统一执法程序,规范文书制作,设定证据标准,在大幅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的同时,使每个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始终处在制度规范和电子监控中。
创新监管模式,使事中事后的执法监督能力更强了。今年3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成功查办了“3.19”特大无合法来源冻肉案,涉案的未经检验检疫的问题冻肉达6998吨,货值约3.69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我国单宗案值最大的走私冻肉案件。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深圳市市长许勤等省市领导就此案专门作了批示,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对该案进行采访和专题报道;与公安机关合作查办智聪公司未经许可生产医疗器械案等大要案,涉案货值2000余万元,被食药总局评为全国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优秀案例;成功查办了大胜4S店强制搭售商品及附加不合理条件案,有效规范了限购后汽车销售市场秩序。今年上半年,全委各执法部门共立案6134宗,到位罚没款1505.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82宗。
与此同时,该委在电梯监管方式改革、计量监管、电子商务交易监管、民生专项执法行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等多领域创新监管方式,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健康发展。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光和热
2013年8月31日,在深圳获评全国首个质量强市示范市之后,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的回答是:既要当好“大市场”的监管者,更要当好“大质量、大标准”体系的建设者,全力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以一流的标准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迈向高端水平,以标准的领先赢得城市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打造“深圳标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从推动标准立法和政策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出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深圳经济特区标准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深圳标准构建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及其《行动计划》。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深圳市还成立了以许勤市长为组长、各区(新区)政府负责人和30个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打造深圳标准2015年工作任务分解表》,将打造深圳标准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初步制定了指标考核体系,初步建立起“大标准”工作规范体系,“深圳标准”正式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组织制定了打造深圳标准的一系列创新制度,包括深圳市团体标准管理制度、深圳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制度、深圳标准先进性评价制度、深圳标准认证制度、深圳标准标识制度等。上述制度正式出台后,将通过第三方评价和认证的方式检验深圳标准的先进性、真实性、有效性,在更高程度上实现“深圳标准”的社会协同共治。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推进《深圳经济特区质量促进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修订,扎实推进深圳质量指数建设。组织开展产品、工程、公共交通服务和环境质量分指数的研究,形成了深圳质量指数(I期)测评分析报告,使“深圳质量”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深圳质量的工作基础更为扎实。
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若干措施》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手优化知识产权运用,一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据统计,2015年1~6月份,深圳市国内专利授权量24936件,同比增长21.5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590件,同比增长29.95%。有效发明专利达到76020件),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市)。截止到2015年6月底,深圳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累计348422件,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第4位;累计拥有驰名商标143件,累计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472件,深圳区域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今天的深圳,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的建设热潮已经兴起,经济总量与发展质量同步增长,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证明深圳已经找到了新常态下的新优势,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图片由黄威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