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实施质量驱动 无锡加速迈入质量时代

  • 发布时间:2015-09-16 10:32:11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杨瀚博 刘鹏飞

  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从苏南模式到质量示范,江苏无锡质量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2015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积极发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先行和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向科技要原动力,用质量提竞争力,靠品牌增影响力,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奋力推动无锡经济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质取胜 将质量作为立市强市之本

  无锡市委市政府秉持一贯重视质量工作的思路,将成功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作为质量工作新的起点,围绕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持续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并将“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城市三大主战略之一进行明确,加快无锡质量工作向纵深推进。无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十分关心和支持质量强市建设,多次对质量工作作出批示,并指出:“质量工作就是经济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就代表无锡城市发展水平。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必须成为无锡的长期发展战略。要使质量好成为无锡城市的知名品牌、技术强成为无锡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政府已连续13年将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年度质量工作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并通报全市,现在,重视质量工作已是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习惯。”无锡市质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结合质监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无锡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将原先由市质监局考核各市(县)、区质监局的部分宏观质量考核指标也纳入了全市政府层面的考核体系,有效防止了因体制调整可能带来的全市质量工作开展不平衡现象的产生,保持了质监工作有效开展的延续性。

  无锡市还定期向全社会发布产品质量指数、监督抽查合格率等重要质量指标,按年编制《无锡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并逐年提高用于质量发展的经费,以2014年为例,投入超过1.5亿元,其中质量激励经费1830万元、质量监管保障经费3700万元,质量公共平台建设投入超过1个亿。

  同时,无锡持续加强城市质量精神的宣传和内涵提升,将“百年锡商,至诚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镌刻在全市各类企业的发展理念中,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红豆集团、阳光集团、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当地企业纷纷自发开展“企业质量月”、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品牌管理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员工质量意识,促进了公司管理、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持续迈上新台阶。

  坚持创新发展 将质量作为转型升级之要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面对资源、环境等多重约束,无锡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创新质量工作举措,更加注重抓管理、创品牌、立标准、建平台、引人才,充分发挥质量在“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中的关键性作用。

  促进管理创新。引导全市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理念,广泛开展质量强业、质量强企活动。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零缺陷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全国首个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落户一汽无锡柴油机厂,做法向全国推广。中船重工无锡702所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远东集团获得2013年度“全国质量管理创新奖”;兴澄特钢获得“江苏省质量奖”;累计11家企业获得无锡市“市长质量奖”。全市2200余家规模企业有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252家重点骨干企业设立了“首席质量官”。

  实施品牌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企业争创名牌,确保全市江苏名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现已拥有中国世界名牌1个、中国名牌37个、中国驰名商标54件、全国出口免验品牌7个、江苏名牌284个、江苏省著名商标500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省区域名牌3个。积极探索和创新品牌建设思路,坚持品牌培育、运作、输出“三管齐下”,充分彰显品牌的“马太效应”和溢价效应。海澜集团从“品牌缔造”向“品牌经营”转变,全国品牌连锁经营门店已超过3000家。灵山景区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实现了管理品牌和运行标准的输出,先后成功托管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山东曲阜“尼山圣境”等多个景区。

  加强标准创新驱动。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为重点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以无锡地方优势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将核心竞争力、先进服务理念、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截至目前,全市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达72家,其中国际10家。全市主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645家,制修订标准1489项,5家企业荣获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都具有竞争力的“无锡标准”。

  加快平台创新。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聚合政产学研,按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准,集中力量打造各类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从单纯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向集合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制定、预警通报、科技研发、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新跨越。目前,全市建有太阳能光伏、电线电缆、起重机、电动车、纺织品、环保设备、船舶金属材料、纺织机械、油泵油嘴、物联网产品等10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材料试验机评价实验室和电器安全、能效检测等7个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平台数量、装备水平、运行效率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建成“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成为全国首个以产品检测、国际认证为主导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建有全国第一家“公益性数字标准图书馆”。

  重视人才创新。积极推进“人才强企”工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质量领军人才和高水平质量管理团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柔性引进外国专家、海外智力,探索本土企业、高端人才、创新项目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千方百计为人才创新提供良好环境。近一年来,全市组织开展首席质量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等各类培训58场次,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城市万名就业人员拥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4.72张。

  坚持以人为本 将质量作为兴业惠民之道

  无锡着眼建设最佳宜居城市,着力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和谐环境,不断提升无锡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

  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强化。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涉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农产品、食品药品、进出口商品实施风险监测,在全国率先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即时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推进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全市口岸疫病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全市制造业产品国家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29%、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22%,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9.2%,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名列江苏省榜首。无锡地区出口合格率连续多年超过99%,维护了无锡产品的国际声誉。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保持平稳,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仅为0.05。

  工程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工程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建设程序,推进建筑业绿色进程,引导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市所有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发放率、一次验收合格率和竣工验收合格率、国省干线工程竣(交)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2014年,新增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3个,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个,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32个。

  服务质量满意率不断提高。引导重点企业、公共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走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之路,通过典型示范,改善服务质量和专业服务能力。在全市国土、公安、社保、通信等18个部门行业推广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无锡市街道(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等两个项目被纳入国家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各单位实施标准化服务后的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全市共有10家企业获得省服务业名牌,22家企业获得服务业江苏省质量管理奖,16家企业获得“省用户满意服务单位”称号。实施旅游优质工程,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全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中,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在内的全国60个测评城市中,无锡全年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一位,灵山景区还成功入选2014~2015年度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标杆,游客满意度继续领跑全国知名旅游景区。

  宜居城市形象立体展现。全面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初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塑无锡“天蓝、水清、空气清新”江南水乡绿色图景。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展良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仅2014年,无锡就整治淘汰燃煤锅炉455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56481辆,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基地”,成为江苏唯一入围“中国城市绿色城镇化指数”20强城市。

  追求质量永无止境,质量工作任重道远。无锡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开展“中国制造2025”无锡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积极营造适合人居创业的良好环境,纵深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朝着建设现代化产业强市和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