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资金被蚕食 依法追责欠“火候”
- 发布时间:2015-08-20 09:29:37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张智全
贵州省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等数个市州,近期公布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专项监察的结果,发现从县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私立医院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骗取新农合资金行为,塌方式集体沦陷的现象突出。
(据《人民日报》)
从披露的细节来看,涉事医疗机构已将骗取新农合资金的手段用到了极致。既有农民“被住院”的造假,又有过度检查使小病大治、无病当有病治、虚增患者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等五花八门的障眼法,更有请农民吃饭与农民“合谋”的奇葩手段。新农合资金成“唐僧肉”频遭蚕食侵吞的乱象,可谓触目惊心。
作为农民“保命钱”的新农合资金,屡遭蚕食侵吞,显然是监管出了问题。尽管国家对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做了严密的制度设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多通过报告述职的形式进行,不但怠于主动检查监督,而且检查重点本末倒置,热衷于工作规范化方面的内容,对权力的运行状况不闻不问。如此形同虚设的监管,为骗取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监管的缺位,其背后隐藏着责任追究不到位的软肋。近年来,有关骗取新农合资金的事件时有曝光,但监管部门对此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对相关医疗机构最多只是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如此隔靴搔痒式的处罚,对骗取行为无异于放纵,不可能起到以儆效尤的震慑作用。显然,遏制新农合资金被骗取蚕食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监管固然重要,但要让监管真正成为新农合资金被蚕食的防患大堤,还必须在依法追究监管不力责任方面下足功夫。
透视骗取新农合资金乱象,不难发现,这其中隐藏着监管部门诸多不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甚至还伴随着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为骗取新农合资金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从这种角度讲,遏制新农合资金骗取乱象,就必须抓住依法追究监管不力这个“牛鼻子”,这是根治新农合资金被骗取蚕食的上策。
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面的新农合资金监管追责办法,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规定,还只停留在规章层面,远远不能满足客观实际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追责无计可施。其实,我国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追责体系,对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等导致的失职渎职行为,相关法律法规做了严格依法追责的规定。由此可见,依法追究监管不力之责任并非无法可依,而是力度不够或执行变味所致。
有鉴于此,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以积极的作为,用好现有的法律法规,理直气壮地追究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责任,让其承担应有的代价,倒逼其提高依法监管的责任意识。对那些与医疗机构沆瀣一气合谋骗取新农合资金的监管者,一旦涉嫌犯罪,更应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追究责任。惟有如此,才能加大监管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犯罪成本,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骗取新农合资金违法犯罪行为。
当然,新农合资金这块“唐僧肉”被瓜分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医疗监管机构有心无力,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运行不规范,基本药品制度的实施还不完善等,但究其“病根”来说,就是监管的缺位,而监管缺位背后,就是依法追责的力度尚欠“火候”。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