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中国设计”“专”在哪儿
- 发布时间:2015-05-26 09:34:32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专为中国设计”
“专”在哪儿
□ 胡立彪
朋友新入手一辆华晨宝马525Li,喜欢得不得了。我问他为什么不买进口5系,他说进口的个头小,就看上国产的那个“L”了——车身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内部空间那叫一个大!
像这位朋友一样,以大为美,买车就买带“L”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事实上,这个“L”(Limousine“豪华加长车”的缩写)作为体现中国人消费心理的外征,正是跨国汽车企业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它们研究发现,中国人开车的品味跟美国人很像,有“崇大尚奢”的倾向。这源于两国文化中现实地或历史地都有“大国情结”,传导至消费理念,也有所体现。当然,中国人好面子,在“尚大”这一点上体现得更直接、更充分。当年奥迪A6就是因为车身加长10厘米变成A6L,市场表现一下子好了很多,完全超越了以往。
奥迪A6L的成功,让许多跨国汽车企业认识到,要想在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捞到更多的油水,必须要搞懂这里的消费者有什么喜好,要专为中国设计一些满足其市场特殊需求的产品才行。
广汽本田凌派、上海大众凌渡、北京现代名图、东风本田杰德、长安福特福睿斯……几乎所有跨国车企都在推出只有国内才有的新车型。过去跨国车企习惯于把外国人的喜好直接引进,强加在中国消费者身上的做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些“专为中国设计”的车,也不再只是针对中国人爱面子的加长加大,这个“专”字越来越多地通过其他许多方面体现出来。现在有些车企已经开始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内在的角度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也开始从“中国”出发进行自我反思,对适合中国的车进行重新定位,比如汽车前脸和尾部设计不再沿袭既有产品,而加入了属于中国市场的新元素了。
跨国车企都搞“专为中国设计”,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前提是其所“专”要体现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尊重。从最初即为中国设计,产品完全在中国的母腹里诞生,完全是中国的基因,一句话,让中国人看着觉得亲切,不见外,这样才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专”字不能给用偏了,让它蜕变成一种借口——有的跨国车企借用某款国外市场的车型,只是在外形上做一些小变化(有时还会减配),起个新名字,放在中国市场销售就算“专为中国设计”了,这显然是在糊弄、忽悠中国消费者;有的跨国车企常以“专门设计”为由,在召回上执行双重标准,另眼对待中国市场,这当然是在逃避责任。
不用把“专门为中国设计”说得多么高大上,只要记住一点:中国市场这么大,跨国车企离不开这里。福特公司亚太和非洲业务总裁韩瑞麒说得很直白:汽车制造公司是要跟着金钱跑的。而现在中国市场能捡到的金钱比其他市场都多。所以,“专门”,无非就是要迎合这个市场,而为了赚更多的钱,“专”要“专”得认真一点,至少别让这里的消费者不高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