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国盛宝钢可交换公司债同时亮相

  • 发布时间:2015-11-26 03:29:2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 徐蒙)昨天,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可交换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迄今为止国内证券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可交换公司债券。与此同时,宝钢集团宣布,成功在香港发行5亿美元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股票为标的的可交换债券,成为今年以来香港市场首单由独立中国国企发行人发行的可交换债券。

  两单可交换债不约而同地亮相,引起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在境内外市场,通过发行可交换债的方式盘活国资股权,探索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去年,上交所、深交所相继发布公司可交换债券实施细则,去年底,宝钢集团以所持新华保险股票为标的,发行A股第一单可交换债,此后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在国内迅速生根发芽,受到市场追捧。

  证券行业分析人士称,目前,A股市场上两种公司债产品都非常稀缺。此前,受IPO停滞影响,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受到限制,之前发行的少数几只可交换债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此次国盛集团发行以上海建工股票为标的的可交换债,募集期内中签率只有0.17%。许多投资者都是看中可交换债退能以票面利率保本获息、进可转股在资本市场获得额外收益的灵活优势。

  从海外市场的成熟经验看,对企业来说,可交换债低成本融资、高溢价减持股份特征明显。相对于可转债、股票质押回购而言,可交换债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期限长、质押比例高、对现有股权无稀释效应等优点。相对于直接减持股份而言,可交换债通过“时间换空间”,一来可以减少直接减持股份对股价的冲击,二来可以等待更好的股票减持时机。针对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需求,同时考虑国内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业界评价发行可交换债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国企改革推进方式。

  A股市场可交换债刚刚起步,而在H股市场,可交换债已是非常成熟的金融工具。H股市场中可交换债数量和品种繁多,有的甚至还将一系列不同的股权标的打包在一起发行,给投资者更多选择。

  包括H股在内的境外资本市场,可交换债利率水平普遍较低,比如这次宝钢集团H股发行可交换债的票面利率为零,反映了市场具有更高的转股意愿,这也更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参照成熟市场经验,A股市场可交换债的想象空间很大,发展潜力充足。”业内人士表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