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证券要闻 > 正文

字号:  

2014年上市央企成绩单:业绩亏损企业高达20%

  • 发布时间:2015-02-08 07:40: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宋首君  责任编辑:张少雷

  2015年中国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水平不会有明显好转,对一些企业而言,可能不是秋天,而是要做好“入冬”准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预警时称,伴随着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企面临着要在保增长的前提下继续深化改革的挑战。

  在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增速下滑的大环境下,把要素投入作为增长主要手段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李伟直言:“有的原来是世界500大的国企,现在是巨额亏损、现金流紧张。”

  有数据显示,2014年的上市央企成绩单上,发布2014年业绩预告的145家上市央企中,业绩亏损的超过30家,占比高达20%,其中中国铝业预亏幅度更是高达163亿元。

  国企盈利路在何方,成为困扰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沉重压力,因为以往规模扩张的模式正步入黄昏。

  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痛陈规模扩张的弊病,“两家企业合并变成世界500大,那不叫世界500强,这不代表企业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他说,“过去很多国有企业的高速增长,是依赖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靠要素投入获得的增长。当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降,成本上升时,如果还能够保持较好的增长才是真本事。”

  国内依靠规模扩张的不仅是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李伟认为:“在传统产业增量空间有限,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的业务很可能出现快速萎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深入分析指出:“当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越高,由于市场规模越大、生产的规模也越大,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但这个模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旦当速度降低以后,企业的亏损面会迅速扩大。”

  数据显示,2014年1月到8月的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是10%左右,但12月已经下降到2%~3%。

  如何转变国有企业盈利模式,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道重大考题。

  “新常态下,速度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应看重速度背后经济结构的转变。”刘世锦认为,“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要树立质量发展导向。”他表示,首先要确定质量导向的指标体系,以质量指标倒推速度指标。

  刘世锦提出的“七可”经济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物价可稳定。“在这七项指标里,企业可盈利是关键,是其他六项指标的基础。”他解释说,如果企业固有的盈利模式不变,当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的时候,企业盈亏比(亏损额与盈利额之比)会超过40%,近一半的企业会亏损。

  刘世锦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转入一个新的增长轨道空间,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企业盈利结构的转变。过去我国经济一个明显特点是,效益和速度成高度正相关性。在央企首次盈利超过1万亿元时,经济增长速度是10%左右,其中规模经济占了很大比重。

  “美国的GDP增速是2%~3%,但美国的大部分企业是盈利的,日本经济甚至是负增长,多数企业也是盈利的。”刘世锦指出,当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时,对中国企业而言要寻求到新的盈利模式迫在眉捷。

  专家指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创新者胜,企业的出路只能是创新。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所言:“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一条出路,哪怕创新不了也要跟得上,跟不上就会被淘汰,管理上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莫天全表示。

  有专家提出,欧洲已进入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战略4.0时代,充分利用信息透明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将制造业推向智能化转型。虽然日本近年来经济疲软,但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材料等方面,依然保持相当的优势,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等已经走在前列,其在这些领域的投资连年持续增长。

  李伟称,2015年是全球创新步伐加快的一年,随着跨界的融合、产业的颠覆和各国产业优势的复苏将逐渐形成新常态,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无疑对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