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退市制度能给A股市场带来多少利好

  • 发布时间:2014-10-21 07:5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恒

  一向“只进不出”的A股市场或将进入退市时代:10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文件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

  《退市意见》将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者分别又细分成7种情形和20种情形。在强制退市的20种情形中,包括了“上市公司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内容。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过去尽管也有退市规定,但执行效果并不好,此次《退市意见》对资本市场实现优胜劣汰,提高市场有效性有所帮助;同时,也利于上市公司主动确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退市制度意义何在

  长期以来,A股市场只进不出、鲜有退市的现状一直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顽疾。此次《退市意见》从7月征集意见到正式发布,市场关注度一直很高,被业内评价为是对上市公司退市“动真格的”举措。

  业内大量分析指出,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开始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多家分析机构指出,《退市意见》出台还会利好蓝筹股。

  “退市制度对股市的影响短期内很难预测”。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雳对上述预测并不认同,他认为,退市制度的意义在于国内证券市场向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

  他告诉记者,在市场化更加充分的条件下,好公司更愿意在内地上市。市场进步了,吸引力才会上升。退市的落实有利于抑制对重组股、亏损股的过度炒作,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理念,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对于这样的判断,很多网民也同郭雳一样做出了审慎预测。在一家网站所做的“新一轮退市制度启动,对股市影响如何”的调查中,有62.1%的网民认为“不会有实质性影响”,只有14.1%的网民认为“利好,将刺激股市短期走强”。

  在多数业内专家看来,退市制度实施在短期内对股市利好并没有直接关联。其意义在于,对整个国内A股市场换入新血液,淘汰劣公司。

  首创证券研究部经理王剑辉就向媒体表示,期待监管部门在实践中能够用有效可行的手段保证制度的初衷得以实现,能减少乃至杜绝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通过建设畅通的退出通道,增强上市公司的上进心。”

  退市制度将遏制“壳资源”

  实际上,退市的相关规定早在2001年就已经有了。当年,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就明确连续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的可能。此后,2003年4月4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布《关于对存在股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加强风险警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了“退市风险警示”(*ST)特别处理制度,对可能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殊处理。

  但遗憾的是,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很少。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累计只有7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退出市场交易。尤其在2001至2007年之间,更是没有一家企业退市。

  在郭雳看来,由于A股实行的是审批制而非注册制,所以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仍是稀缺资源,退市、特别是主动退市难以实现。也正因为上市公司的壳值钱,那些连续3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垃圾股通过重组,可以达到摘星摘帽的目的(即去除*ST)。

  如此一来,很多股民去投机,炒短线。不少股民表示,现在是业绩好有发展前景的股票没人买,恰恰是靠炒作、包装上市的公司股票追炒者多,少数股民从中有些收益,大部分股民却都被紧紧套牢。

  “退市制度的实施对投机、炒短线将会起到遏制。”郭雳告诉记者,以往退市制度不严厉时,公司临近退市时,大家都觉的退市不会来真的,对公司还有起死回生的预期,吸引投机偏好比较强的股民买入,因为公司一旦重组,就等于摘帽了,这样的话价格肯定会有一个反弹,可以去投机炒反弹。

  这也使得本应优胜劣汰的退市制度几乎形同虚设,大量绩差股、垃圾股在股市大行其道,投机者恶意“炒小”、“炒差”的现象屡禁不止。

  “这次退市制度来真的话,那些炒小、炒差的股民将会受到波及”,郭雳说,所以,这次证监会在《退市意见》中提出来,证券交易所对强制退市公司股票设置“退市整理期”。为防止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以投机为目的参与退市公司股票的交易,明确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当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设立退市整理期和适当性制度,主要就是想把投资者引导趋于理性,因为明确这次退市就是真的退市了,如果你再去买进的话,是需要自身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郭雳提醒股民。

  退市制度与注册制相互呼应

  对于这次证监会发布《退市意见》的目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与注册制的出台相互呼应的配套措施。财经评论员宋清辉就指出,完善退市制度,是推进注册制改革的重要配套制度安排,是注册制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郭雳也表示,我们对资本市场批评最多的是难进难出,上市申请的审核时间很长,标准高,很难获得发行的审核许可。另一方面,实际退市又很难落实。

  “所以改革要从两方面去做,一边是正在讨论的注册制,以后把核准的体制,逐渐向注册制过渡,与此同时,市场放开以后,怎么去维护市场纪律,退市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到有进有出,才能保障市场活力,好的公司才会占主导,这是一个退市意见出台的基本背景。”郭雳告诉记者。

  这次《退市意见》的亮点还在于,明确了公司主动退市的环节。但众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国内有多少公司能做到主动退市。

  “退市、上市都比较自如进行,企业才会自己选择,但现在公司上市发股仍然是审核制,一旦退市,再想上市就要等很多年才能重新申请上市,公司在做出主动退市的决定的时候,就有顾忌。”郭雳说,虽然从公司战略角度来说,可能退市是个好的选择,但想到再次重新上市会很困难,肯定不会做这个选择,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壳资源会一直存在。

  “在成熟资本市场,退市本应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是证券市场成熟的一种标志”。宋清辉此前撰文指出,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是市场自主选择结果,并不是公司好坏的评判标准。

  在他看来,强制退市或自主退市,都属于常态化现象。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业绩下滑退市的事时有发生。如果有企业能接盘,让上市公司、接盘企业和投资者都能受益,也是监管部门乐见的。

  以美国为例,1995年至201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有3052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有7975家公司退市。其中,多数为主动退市,如2003年至200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6%,约1/2是主动退市,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8%,主动退市占近2/3。

  “为什么美国会做出主动退市?”郭雳分析,他们无非处于这样的考虑,要么就是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了;要么就是觉的公司股价被低估了,回购是有利可图的;要么就是以进为退,我再寻求更好的上市机会,等时机好的时候再上;或者到适合自己的场所去上,比如从美国下来到香港上,或者从香港下来到大陆来上。进和退能够顺畅了,市场才能回归决定地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