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融资遇冷 “多看少买”成主流策略
- 发布时间:2016-04-18 10:13:47 来源:上海证券报金融资 责任编辑:张恒
分层在即,新三板实际融资状况究竟如何?据中信证券胡雅丽研究团队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三板整体融资市场出现萎缩迹象,市场资金对挂牌企业融资项目的承接力度明显减弱,“多看少买”成为目前大多数投资者采取的主要策略。
今年以来,新三板融资金额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新三板企业拟募资金额从年初的每月706亿元大幅下降至当前的107亿元左右,几乎回到了2015年初、投资者热情点燃前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实际融资金额也不乐观,自3月中下旬开始,新三板每月完成的融资金额从180亿持续下降至131亿元。中信证券新三板投研团队则表示:“考虑到新三板拟融资和实际完成融资的时滞,我们判断这种趋势在近期或将延续。”
不过,一个相对乐观的数字是实际融资的完成率,新三板融资完成率由去年年末的41%到当前的44%,稳中有升,显示仍有四成企业顺利完成融资。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新三板融资功能出现走弱的迹象,这是新三板融资市场和交易市场建设的不同步所致。投资者对分层之后制度推进的方向和力度并未形成较为明朗的预期,“多看少买”已成为大多数机构当前的主要策略。而分层后的制度推进将成为打破新三板融资、交易僵局的主要对策。
与2015年的火爆情形相对,当前新三板融资市场或正持续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据沪上某知名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有40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融资。“企业太多了,我们根本忙不过来,而且我们对企业有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合理的估值应该是10-20倍左右,但是企业最初开始谈的时候,往往期待很高,有的甚至开出了50、60倍的估值。去年融资成功与否,要看投资者诚意,而现在则要看企业的诚意了。”
买方市场下,也出现了不同的玩法。据上述投行负责人透露,为了对接企业的融资需求,有些券商采取了分销的模式,一级一级摊派下去,“总代甚至可以拿到5折”。而该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不看好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敢于给折扣的往往都是有瑕疵的企业,一旦出事,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和投资人。当然券商的声誉也会受损。”
尽管市场对“分层”、“公募入市”等早有期望,但多位机构投资者将2016年定义为“监管年”。有接近股转系统人士表示:“股转曾组织谈话,管理和规范三板企业融资行为。实际上,新三板自创立初就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为创新创业的实体经济引入资本活水。这一点,包括股转、证监会的态度,始终是非常清晰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