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号:  

57家上市公司“涉险” 如果没有真该OUT

  • 发布时间:2015-12-22 07:07:42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杨菲

  当保险与A股相遇,绚烂秀场之中,不仅有举牌角斗的刀枪火花,还有纵横捭阖的谋略邂逅。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5年至今,已有57家上市公司通过筹建、入股、收购保险公司的方式介入保险领域,其中不乏已经在A股叱咤多年的资本巨擘。也就在这一年间,保险成了A股的最热词之一,有业内人士曾戏言,浸淫A股数年的大佬如果没有个保险业务,真有些落伍了。

  资本云集的背后有着行业发展的必然原因。对于涉足其中的各路资本来说,其大举“涉险”或希望提前布局抢占保险领域巨大发展红利,或谋求金融全牌照延伸商业触角、乃至打造全球金控模式。

  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产业资本大举发力保险业既是国家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结果,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谋求自主融资渠道、打造全球化金融控股模式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面对着宏观、中观及微观等因素的集体作用,多年未获青睐的保险业已然变了一番模样。拥有最为灵敏嗅觉的资本市场已经在2015年先知先觉,用一次又一次的保险证券化传递着宝贵的产业演进信息。”有资深观察人士表示。

  资本之潮

  上周,斥资50亿元跨入保险业的辽宁成大复牌后连拉四个涨停,成为最近一年来A股非保险类上市公司跨界“涉险”最新案例。

  回顾A股与保险结缘最多的2015年,辽宁成大的“涉险之举”并不孤单。当前海人寿、安邦集团等国内数家保险公司在A股大笔扫货之时,盘踞A股多年的非险资本对保险行业所展开的阵地蚕食与股权争夺战也步步升级。

  借助资本冲规模 效仿巴氏降成本

  今年以来,已有57家上市公司通过筹建、入股、收购等方式介入保险领域。细看案例,资本大佬将旗下保险资产证券化时均采取了巧妙的手段,利用定增驱动“蛇吞象”,曲线完成保险公司“借壳”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梳理今年上市公司装入保险资产的案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涉及的上市公司大多隶属于某资本大佬麾下,在经过了多年的苦心经营后,这些在传统产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上市公司已经缺乏持续后劲,而同一麾下的蓬勃发展的保险资产却有待快速扩张,供需一经对接,转型就此开始。

  长袖善舞的“明天系”就是其中代表,弹指一年间,“明天系”已将手中的两张“保险牌”分别装入华资实业西水股份

  今年9月19日,华资实业发布公告,拟以每股9.14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4.66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1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对华夏人寿进行增资。

  超过300多亿元的巨额定增,创下了上市公司并购险企的纪录,若交易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届时华资实业将掌控华夏人寿51%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事实上,这已是“明天系”今年第二次“轻舒猿臂”。11月26日,刚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的西水股份增资天安财险的案例也是如此。据方案,西水股份将斥资135.3亿元,实现持有天安财险50.87%的股权,成为天安财险的控股股东。

  定增而改变公司主营,整合而力推保险上市,拥有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三大保险平台的“明天系”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保险证券化。

  “不同于国有保险公司的财大气粗,民资掌舵的保险公司往往在资金上不那么宽裕,考虑到规模快速扩张对公司注册资本增加有着严格的要求,动辄数百亿元的现金注资对民资股东并不容易,而上市之后,多样的融资渠道则能显著纾解这一难题,这也是资本大佬急于将保险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原因。”沪上某险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英雄所见略同,恰如低调的“明天系”,高调救市的刘益谦也在几进几出之后,毅然将国华人寿装入上市平台天茂集团,为旗下资产铺就道路。

  回看彼时方案,天茂集团以3.39元/股的价格,定增募资不超过98.5亿元,其中72.37亿元用于收购上海日兴康、上海合邦投资和上海汉晟信合计持有的国华人寿43.86%股权。交易完成,天茂集团对国华人寿的持股比例将从7.14%提升至51%,并实现合并财务报表。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大佬将旗下保险资产证券化时均采取了巧妙的手段,利用定增驱动“蛇吞象”,曲线完成保险公司“借壳”。

  尽管资产置入方案颇有些“讨巧”,但换个角度来看,在旗下险资情况刚刚转好之际,便借助资本运作之手将其送上市,资本大佬对将旗下保险公司做大的急迫心情不言自明。

  以华夏人寿为例,公司近三年(2012年至2014年)规模保费排名稳健上升,分别为第9名、第7名和第4名,凭借超强的投资能力,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15.9亿元和11.5亿元,2014年实现了盈利。净资产则在两年半中增长了12.5倍,从2012年底的18.6亿元增长至2015年6月底的232.2亿元。

  刚刚步入盈利的资产就要装进上市公司,熟谙资本规则的大佬们自然明白当下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轻重缓急。“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工业社会初期的高资本回报率形态已经难以延续,手握巨量资产池的各路资本,除了拼命做高投资收益外,降低资金成本不失为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此时利用资本市场将保险资产规模做大,将为今后建立良好的筹资渠道打好基础,算得上是抢得先机。”

  在采访中,一些资本玩家更是常常表露出对巴菲特的效仿之意。巴菲特当年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平台,利用保险业务提供的大量现金流,为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投资资本,而后再通过一系列并购将资产规模做大。为此,国内不少新锐中小险企背后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都毫不讳言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炮制其“产业+保险+投资”的业务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最吸引巴菲特的是“浮存金”,“浮存金”是保险公司暂时管理的但并不属于它的资金。如保险公司今天收到的一些公众缴纳的保费,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些投保人出现问题时才发生赔付。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保险公司经营好的话,这些资金就可能是零成本的资金,甚至变成负成本的资金。

  巴菲特在1998年公司年度会议上对公司的股东们说:“浮存资金的成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负数,也就是说,我们以低于零的成本获得这些资金。所以说,当我们获得这笔负债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利润。”很简单,别的投资者获得资金的成本是6%至10%,而巴菲特的资金成本有时候是负数,比赛还没开始,巴菲特就已经赢了。

  产业之风

  合纵连横做布局 深耕产业求闭环

  在进军保险业的资本军旅中,房地产、互联网及金控PE的阵容最为强势。究其原因,或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以便跨界资本运作;或者瞄准金融全行业牌照,打造金控模式

  不同于资本大佬的深耕多年、长袖善舞,来自各个行业的产业巨擘也对保险业虎视眈眈,只不过它们的目光并非借助资本市场证券化,而是调转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细分领域保险公司。

  在进军保险业的资本军旅中,房地产、互联网及金控PE的阵容最为强势。

  万达集团从时代万恒手中接过百年人寿的1亿股股份,累计持有后者的股份增至9亿股,持股占比上升到11.55%。恒大地产出资39.39亿元收购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后更名“恒大人寿”)50%股权,并喊出了2015年年底前保费收入确保突破100亿元或力争300亿元的目标。

  泛海控股通过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民安财险51%股权,跃居后者的控股股东。

  中天城投通过全资子公司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联合铜箔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中融人寿20%的股份,与清华控股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至少还有5家上市房企拟在旗下设立保险公司。

  究其原因,少数房企入股或创立保险企业的目的是降低经营成本、便于自己跨界资本运作,更多房企进入保险行业,则是瞄准金融全行业牌照,打造金控模式。泛海控股掌控民安财险后,计划通过该公司联合巨人投资发起设立亚太再保险公司,而中天城投也准备通过贵阳金控发起设立华宇再保险。

  另一方面,以BAT为主体的互联网资本,构成保险行业布局中又一道耀眼风景。

  继阿里巴巴从中央汇金公司手中接下新华保险10%的股份后,马云直接操盘发起成立了信美相互人寿保险公司,并计划未来5年内保费收入超过180亿元。

  不仅如此,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还出资12亿元收购了台湾国泰金控在沪全资子公司国泰产险60%的股权。

  与阿里比肩进发,百度也与安联保险、高瓴资本联合发起成立了互联网保险公司,即“百安保险”,该公司将首先布局在线旅游业的保险,继而逐步切入其他生活消费场景。

  像百度那样以资本抱团方式进入保险业几乎是BAT的一致性打法。

  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就是由阿里、腾讯、平安共同成立的。而腾讯不久前在山东发起设立的和泰人寿,联合操盘者就有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安

  最后,2015年金融资本近年来在国际保险企业中的并购也不乏大手笔,体现出中国金融力量走向世界的历史趋势。

  8月31日,位于新三板的九鼎投资发布公告称,与注册在荷兰的富通国际签署协议,以现金方式支付106.88亿港元,受让富通国际所持有的富通香港100%的股份。

  行业之变

  政策利好频落地 八仙过海谋变局

  无论是追求更低资金成本的资本大佬,还是志在嫁接自身优势的产业巨擘,其在2015年路人皆知的“涉险”情节除了各自不同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对保险业发展前景的强烈看好

  与数年前相比,如今的保险行业,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市场空间,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各路资本恋上保险公司的主因。尤其是自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以来,保险业不断经历改革“催化剂”,市场化道路的长远目标也在不断明确。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提出了要将商业保险的地位升级为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同时提出在2020年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寿险保险密度为127美元/人,财产保险密度为109美元/人。

  根据政策指引和与保险行业本身的成长空间推算,预计到2020年财险与寿险的保费占比分别为39%和61%。总保费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6%,其中人身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产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8%。

  在广阔的前景指引下,保险监管也渐趋市场化。2015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全面落地,几乎所有的投资渠道和品种已向保险公司放开。这对于擅长运作的资本大佬和产业巨擘来说,其将获得更大的腾挪空间。

  下半年不断震惊市场的险资举牌潮就是该政策的现实体现。总计30多家上市公司、动辄数百亿元的举牌买入,以安邦、生命、前海等一众险企高调抢筹,导致万科A等大型蓝筹股易主。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举牌潮上演并不意外。“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将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调整为10%。仅此一条就给险资留出了巨大空间。”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利好政策也在集中释放。尤其是撬动商业保险需求的最大杠杆——税收优惠政策,将于今年率先在健康险和养老险这两大领域落地,行业保费收入驶入增长快车道将是大概率事件。

  面对行业的大好形势,各路资本自然不愿放弃如此“良机”,抢夺先机、卡准位次才是正途。

  出于快速做大做强的考虑,险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总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万能险和专业化。

  作为保险业务中的“类理财”产品,近些年快速膨胀的万能险成了不少险企们做大规模的“万金油”。包括上述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在内,在二级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险企大多属于此类。

  对于有着产业链资源的新设险企来说,利用自身优势,深挖细分领域保险潜能则显得更为重要。记者梳理时发现,上述产业资本设立的保险公司大多较为专业,主要集中在再保险、健康保险、相互保险、信用保险、互联网保险、保证保险等细分保险市场。

  在分析人士看来,保险新“国十条”打开了整个保险行业的成长空间,尤其是专业性保险公司渐受政策鼓励和支持。与此同时,传统寿险、财险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如果只是对原有市场主体的简单复制,做一个跟随者而不是开拓者,能否突围还是未知。

  “股东在相关领域往往有一定的业务协同优势,借势切入细分保险市场,未必不是明智之举。”上述分析人士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