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集团暴涨前关联人精准埋伏 盈利模式受质疑
- 发布时间:2015-07-06 06:14: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恒
截至5月22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如意集团历经25个涨停,股价暴涨十倍,增幅近1000%,这无疑让其成了资本市场的奇葩股。
在如意集团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记者见到了如意集团董事长。不同于一般企业,如意集团此次股东大会并没有给投资者与公司高管交流的机会,几个从北京、浙江、深圳等地赶来的投资者都被拒绝交流。从现场来看,由于没有与高层交流的机会,几位投资者显得非常失落。
对此,如意集团财务总监、代董秘张勉给出的理由是:“管理层事务繁忙,时间紧张,如有问题可以以后打公司公开电话,或者给公司发传真。”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似乎并不足以支撑这家企业如此规模的上涨。即使是在牛市,如意集团的股价涨得也玄乎。”一位实地调研的机构人士感叹道。在他看来,如意集团治理结构的弊端已经凸显。
而记者调查中发现,如意集团背后股东交叉持股,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如意集团股价大幅下跌,离最高价已腰斩。7月2日,如意集团收盘价为64.56元/股,当日跌幅7%。
复牌后连续涨停循环
奇葩股五个月暴涨十倍
今年初以来,如意集团开启“暴走”模式。自1月6日至今,公司股价迎来25个涨停,涨幅近1000%。4月21日起的十个交易日内,如意集团更是连续十个涨停,在5月25日达到历史最高价135元/股。
在四个月内,如意集团的股价基本伴随着复牌涨停、复牌连续涨停、复牌再连续涨停的节奏。
2月3日,如意集团突然宣布临时停牌,理由是有未披露的临时公告。在13天后,伴随着公司对坊间关于“年度分配方案”等内容的澄清公告,如意集团复牌。而此次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澄清看公告,却耗费了公司十余天时间。复牌后,公司迎来7个涨停。
第二次停牌时间为3月18日,这次停牌了足足一个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虽未出明显利好消息,公司股价却在4月21日复牌后直接封出10个涨停板。而在每次停牌前,公司股价已闻风涨停。
在很多人看来,如意集团的暴涨似乎并没有逻辑。“以目前如意集团估值来看,如此力度的暴涨并不合理。”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甚至有媒体质疑,在牛市行情里,长期停牌后复牌,都存在个股强烈的补涨需求,资金方可以比较容易地不断封涨停板,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对于股民的提问和质疑,张勉并未正面回应,其表示:“公司对外交流需要走相关流程,目前不方便多说。”
不可否认的是,公司股价暴涨,与其业绩暴增不无关系。从业绩报表来看,如意集团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净利润约2.33亿元,同比大增53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4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889%。
“公司业绩增长确实迅速,但不足以支撑如此涨幅的业绩,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实质性业务,而利润来源仅靠子公司的期现货结合业务,这项业务也存在较大风险和隐患,期货行情变动较大时,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交易损失。且财务隐蔽性较强。”一位前来考察的机构人士向记者说出了他的隐忧。
无实质性业务
盈利模式被指不透明
业绩表现颇佳的如意集团,为何会让投资者如此担忧?
目前,如意集团正加速拓展期现结合的衍生品投资业务。而这项资产并不在上市公司母公司内,主要由子公司负责,公司的利润也来自该公司。在如意集团年报行业分类一栏中,公司99.91%的主营成本为商品贸易,而该业务则由远大物产及下属子公司经营。
今年2月份,公司公告称开展衍生品投资业务,公司出资2550万元成立浙江朗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子公司远大物产及下属公司将开展保证金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衍生品投资业务。
如意集团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数倍业绩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公司控股子公司远大物产及其子公司的大宗商品营销贸易业务,建立了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套期、套利交易为主的经营模式。
资料显示,支撑如意集团业绩的子公司--远大物产是一家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主营涉及石油化工、有色、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远大物产在拓展大宗商品同时,形成了目前以大宗商品现货贸易为基础,辅以商品期货交易工具,期现货结合的经营模式。
从业务层面来看,实业界与金融工具成为近年来众多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分析师认为,期现结合将是国内大型传统贸易、实体结合企业的长期趋势,目前国际四大粮商的发展道路,正将实体、贸易、金融结合,通过对产业链的熟悉来逐步增大自身的话语权。
尽管粗此,如意集团的盈利模式还是让大部分投资者看不清晰。
一位股民告诉记者:“如意集团目前盈利水平看起来不错,但是还是存在盈利模式不透明的问题,虚拟交易存在很大的隐患。”
“目前无论是从行业还是财务状况来看,公司业绩具有不可预期性,没有可算的盈利模式,而如意集团这样的模式,让大家心里没有底,‘未知’是最让人恐慌的。如果公司现货业务稳定,期货和现货结合风险尚可控,但公司未公布安全边际,所以业绩具有不可知性。”一位在现场调研的机构人士认为。
据悉,目前公司有意在未来逐步玩完善期货品种,并借助金融工具完善大宗商品产业链。
长江证券某位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业务是将期货和现货结合,有一定现货基础,结合期货,推动业绩增长。但上市公司以此类业务为主营也存有一定风险,如果期货规模太大,风险将加大。”
疑似被架空
如意集团的尴尬位置
股本结构的“致命伤”,让如意集团处于尴尬位置多年。
历史上,如意集团主营业务也几经变化,并且跨度非常大。如意集团原是一家以农副产品种植、加工和出口为主业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冷冻蔬菜、保鲜蔬菜、盐渍蔬菜和罐头食品等。公司于1996年11月份在深交所上市,1999年如意集团收购了进出口企业浙江远大贸易公司(下称“远大贸易”)52%的股权。
1999年,远大贸易改制为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远大”),远大集团持有52%的股权,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持有48%股权。1999年9月份,中国远大集团公司与如意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如意集团受让持有该公司52%股权,成为远大贸易的控股股东。2010年7月份,公司更名为“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并组建“远大物产集团”。
而远大集团也同为如意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远大集团董事长胡凯军,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中国远大集团控股如意集团37.08%股权。如意集团无实质性业务,如“空壳”一般,仅是管理平台,其主要业务在远大物产,其控股远大物产52%股权,但受制于远大集团。如此,形成了“中国远大集团--如意集团--远大物产集团”的管理链条。
“如意集团股本结构有‘致命伤’。如意的大股东是远大集团,远大集团与如意共同持有远大物产的股份。这样的股权结构,让如意集团管理层地位尴尬。如意集团就相当于‘管家’的角色,却没有话语权。”一位接近如意集团人士表示。“如意集团夹在中间层,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缩短管理链条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记者注意到,如意集团董事长秦兆平的薪酬并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而是从股东处领取,且也并未持有如意集团股份。同时,如意集团的董事和高管也大多不持有如意集团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股东大会选举通过为如意集团董事的金波并未到场,而金波正是为如意集团贡献主要利润的子公司远大物产的董事长和领头人。会议现场,如意集团管理层并未对其未到场理由给出解释。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董事几乎没有持有如意集团股份,只是大股东指派,没有太多的决策权。而如意集团的高管不持股,员工缺乏股权激励。”上述机构人士认为。
目前,远大集团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如意集团、华东医药及远大医药。
“从表面看,华东医药及远大医药与远大集团的业务没有关联性,而如意集团恰恰没有业务,业内普遍对远大资产注入如意集团有着预期,而如果其中利益问题解决好,从而实现这一整合,远大与如意的股权结构才能梳理清晰。”上述人士认为。
目前,如意集团二股东连云港市蔬菜冷藏加工厂正在逐步减持如意集团股份,其在今年5月27 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2%的股份,减持后尚占如意集团总股本的21.95%。
精准埋伏
存在关联交易隐患
而如意集团与远大集团、远大物产如此纠结的关系中,还存在巨大隐患。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公司 2015年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第五、第六位璞睿证券投资基金、天健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也都是新鲜面孔,均为通泉资产管理的产品。
通泉资产管理突然进驻占据十大流通股东的两席,这让背后资金方显得颇为神秘,而这个时机也正值如意集团股价暴涨的潜伏期。
再来看看如意集团在去年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两个新进者--第四大流通股东宁波前程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前程能源”)、第十大流通股东赵沛良,都与远大有密切关系。赵沛良以77.82万股持股现身其年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宁波前程能源也以156.04万股的持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前程能源的法人代表为沈志宏。而远大物产(前身远大进出口)的创始人正是沈志宏。沈志宏,浙江慈溪人,旗下还有一家公司是浙江前程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前程投资”)。工商资料亦显示,沈志宏是前程投资法人代表、董事长,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
同时,记者发现,前程能源是前程投资的核心控股子公司,而这家公司拥有较强的大宗采购业务运作能力和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也就是说前程投资是通过前程能源埋伏在如意集团的股东之一。
在前程投资的股东名单中,也出现了赵沛良的名字。远大物产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如意集团董事金波亦是前程投资的原发起人和股东之一。实际,前程投资被127位自然人股东持有,其中,就包括赵沛良、金波这。
在工商局资料中,前程投资自然人股东还包括了邹明刚、王开红、吴向东,他们均为公司的发起人。
除了远大物产,金波还是宁波远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远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邹明刚是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开红为成都湘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向东是余姚市远大塑料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些公司主营大多是国际运输代理业务、进出口业务。
如若上述相同名字为同一人,也就是说远大物产发起人沈志宏、金波、赵沛良等人共同通过前程投资或者直接持有如意集团股份,且恰巧是在如意集团股价大涨前期埋伏进去,而他们绝大部分人又是远大物产的股东,同时金波和邹明刚等前程投资的其他股东还与远大系公司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些公司如若有着资金和交易的往来,且构成关联交易。
而在记者调查中,一笔奇怪的收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今年1月份,如意集团发布公告称,完成一笔资产收购。而这笔交易是公司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宁波远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产业)收购由宁波智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汇投资)持有的远大产业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宁波远大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实业)9%股权,收购总价款为2484万元人民币。
远大产业是如意集团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金波,另一股东为持股49%的如意集团子公司远大物产。
值得注意的是,远大实业连续几年的经营状况均不理想。报表显示,远大实业经审计的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8亿元,负债总额为6.2亿元,净资产为1.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5%。且因尚处于项目建设期,公司2013年度无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净利润为-68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万元。
同时,截至2014年9月30日远大实业资产总额为8.4亿元、负债总额为6.7亿元,2014年1月份至9月份无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净利润为-51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6万元。
而目前看来,公司业绩也没有向好的趋势。资产不能算是优质,且仅收购9%的股权而不会对公司基本面有较大影响,亦不能获得话语权,如意集团如此不划算的收购行为让市场人士颇感疑惑。
此外,今年2月份,如意集团再发公告称,公司子公司远大物产出资成立浙江朗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远大物产出资?2550?万元占51%、核心经营团队自然人出资?2450万元占49%。
记者从工商局资料看到,远大实业成立于2011年8月份,法人代表为许强,而浙江朗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字也同为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