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曝海外管控漏洞 65亿“救市”名不副实
- 发布时间:2015-12-07 07: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杨菲
编者按:今年3月上市的东方证券,在香港子公司研究部主管受贿被判刑后,引发市场对于其母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和风控管理产生不少质疑。尽管东方证券试图发力海外业务,但其业绩还未看到回升希望。作为国内中游券商,上市后的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更多考验。
香港研究部前主管受贿
11月1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东方证券香港子公司东方金融控股(香港)(简称“东方金控香港”)前研究部主管龚悦悦因收受上市公司10万港元贿赂,在研报中人为操作将中国家居(0692.HK)目标价调高至2.06港元,而被吊销相关证券牌照15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龚悦悦应时任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研究部主管卫强要求,撰写港股中国家居的估值报告。原本在报告初稿中,龚悦悦和下属预测中国家居的目标价介乎每股1.8港元至2港元。但在卫强建议(并指出是应中国家居管理层要求)下,将目标价调高到2.06港元。
2014年3月19日,龚悦悦发表中国家居研究报告时将目标价调高到2.06港元,并在该报告发表当日与卫强会面。而会面期间卫强将一个有10万港元现金的信封交给龚悦悦,龚悦悦收取贿款后随即被廉政公署人员拘捕。今年2月被判受贿罪成立,监禁1年。11月中旬,被香港证监会吊销牌照15年。
上述龚悦悦受贿事件令市场对东方证券一直倡导的母子公司之间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下的合规与风险管理平台能否无缝对接产生些许怀疑。
海外业务管控存漏洞
东方证券没有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目前为申能集团,持有38.38%的股权,从2013年券商主要财务指标排名来看,东方证券处在行业15名左右,资产、净资产、营收、利润等数据普遍低于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
正如东方证券年初的招股书中所说,东方证券国际化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地域主要集中在香港。东方金控香港也是东方证券国际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东方证券的海外市场的“瞭望塔”,东方金控香港在东方证券冲击IPO前后表现却不甚理想。除了被爆出上述受贿事件外,其业绩也开始不断走低。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东方金控香港合并报表总资产为259673.78万港元,净资产为58662.84万港元;201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2815.30万港元。
出现这一亏损的原因在半年报中并无所示。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沪港通开通以来,香港本地券商、内地赴港券商竞争加剧。而彼时东方证券正在全力冲刺IPO,因此,业内人士分析,彼时对于在港业务有些“自顾不暇”而导致了利润表现不够理想。
《中国经营报》指出,从目前大量内地证券公司赴港设立子公司、战略平台这一趋势观察,加强海外业务的管控或不能只停在纸上。
东方证券65亿救市真相:采用收益互换形式
除了海外业务受挫外,东方证券参与救市行动也被市场质疑。
在A股两轮断崖式下跌过程中,为响应管理层救市号召,众券商先后以净资产的15%、20%出资参与救市,但并非全部选择了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或者以ETF申购参与救市,而是以收益互换形式交由证金公司设立的专户运作。
其中东方证券就是通过股票收益互换,先后两次筹资近65亿元(人民币,下同)交由证金专户管理。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5年7月6日,东方证券与证金公司签订《中国证券期货市场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及《收益互换交易确认书》,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即48.9亿元,交由证金公司专户统一进行运作。九月份,东方证券再度出资15.71亿元,以收益互换形式交由证金公司设立的专户运作。东方证券通过收益互换参与救市的金额高达64.61亿元。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股票收益互换是指证券公司与符合条件的客户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和收益率定期交换收益的行为。其中,交易一方或双方支付的金额将与特定股票、指数等权益类标的证券的表现挂钩。原则上,双方按照收益轧差后的净额进行支付,不发生本金交换。
而东方证券通过收益互换模式交由证金公司管理资产的模式并非特立独行。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在二次参与救市中,也使用了收益互换业务。国信证券曾以净资产20%的出资23.2亿与证金公司开展收益互换交易,于9月1日将款项划转至证金公司指定账户。而兴业证券在两轮救市中,都采用了收益互换,光是第二轮救市就以20%净资产出资7.63亿元与证金公司进行收益互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