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章俊:政策重心应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

  • 发布时间:2016-05-14 00:43: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名家连线

  政策重心应从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由财政政策接棒来维持政策力度。

  章俊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报记者 陈莹莹

  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宽松货币政策功不可没。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宽松已见顶,政策重心应从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由财政政策接棒来维持政策力度,进一步稳固经济复苏态势。

  章俊认为,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末企稳回升。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4.6万亿元,同比增加1万亿元。而M2增速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3%以上,始终高于政府设定的年度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而M1增速在3月底更是跳升至22.1%。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实际实施中空间有限。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虽然把今年的赤字目标率提高到3%,预计实际执行后可能会达到4%左右,但所提供的增量资金有限;而规模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更多的是缓解地方政府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同时在收入端由于经济下滑导致相关税收减少以及土地财政萎缩,地方财政状况也不乐观。

  在此背景下,想要在传统路径下推行“货币和财政双宽”有很大难度,需要另辟蹊径。央行日前宣布,从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这类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通过PSL向政策性银行定期提供流动性,并把主要投向从棚改贷款扩大至基建相关的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直接向财政提供流动性的法律障碍,同时又在实际层面部分实现在货币宽松的同时通过政策性银行放贷变相增加财政支出的功能。如果未来央行针对政策性银行的PSL规模持续扩大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能成为稳增长政策组合中的可以扩大使用的新路径。

  章俊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本身不会收紧,更多的是在银行信贷方面回归稳健。一季度天量信贷的局面将不会延续,但货币政策本身将继续维持相对宽松,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推进,从而在政策组合上形成“紧信用+货币财政双宽”的组合。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CPI连续3个月滞涨持平于2.3%,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是否大大降低?

  章俊:预计食品价格整体将继续回落,特别是短期内随着天气转暖鲜菜价格将进一步显著回落,同时随着猪肉供给改善并逐步进入消费淡季,猪肉价格也将见顶回落。非食品CPI同比增速温和小幅升至1.1%,七大类价格环比六涨一降,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上涨0.1个百分点。

  另外,4月PPI同比增速降幅从上个月的-4.6%继续大幅收窄至-3.4%,环比增速在上个月首次转正之后,涨幅在4月份扩大至0.7个百分点,这与月初公布的制造业PMI中“购进价格指数”大幅继续走强至57.6的趋势一致。其原因一是和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刺激国际油价和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有关,更重要的是年初以来政府对包括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等相关行业的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以及短期内去产能的预期弱化,客观上刺激了企业补库存需求。未来随着补库存需求告一段落,实体经济需求面是否出现实质性改善将决定PPI反弹的可持续性。

  中国证券报:国资委近期组织对106家中央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进行全面摸底,据悉2014年以来有4家企业先后发生债券违约,涉及金额84亿元。如何看待央企债务风险?

  章俊:债务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是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过去几年增长比较快,其中央企、国有企业尤为明显。

  根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末,共有82家中央企业发行债券余额4.05万亿元。其中,中期票据占37.4%,超短期融资券占20%,企业债占14.2%,公司债占12.2%,短期融资券占5.7%。目前看来,风险还是比较可控的。

  未来央企的债务风险,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些央企、国企的基本面走势;二是刚性兑付何时打破。从目前看来,经济基本面已开始企稳,整体的现金流也会有所改善,另外针对那些产能过剩企业的债务,相信地方政府会有统一安排,不会出现无序的违约。

  刚性兑付未来一定会被打破,但时间点应该不是今年。因为今年经济的风险点比较多,比如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预计未来可能会爆发一些债务违约的个案,但是不会大面积出现违约情况,钢铁、水泥、造船、玻璃等过剩产能领域出现违约的概率比较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