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宽幅震荡 趋势性行情难现

  • 发布时间:2016-04-23 02:47: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震荡行情料延续

  中国证券报:股市震荡已久,技术疲态已现,本周下跌后缩量明显,春季反弹窗口是否即将关闭?怎么看二季度走势?

  王德伦:二季度大概率是存量博弈下的消耗、磨人行情,非牛非熊,不是趋势性行情。主要逻辑包括:一是经济基本面弱复苏且复苏有一定的持续性,但不是强复苏;二是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略偏宽松,既不是“大放水”,也不具备突然收紧的条件;财政政策有比较好的托底效果,但不属于强刺激;三是市场所担心的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突然波动的概率下降。整体来看,缺少“大破大立”的因素,为市场平衡震荡、存量博弈提供了基础。

  行情节奏上需提防二季度后期重新下行。定增解禁与大股东减持、信用风险暴露以及事件性催化,可能是导致风险偏好下行的主要因素。6月份左右风险释放以后,反而可能提供较好的时点,可以相对积极一些。

  谢伟玉:维持短期市场在2800-3200点震荡的判断。经历风风火火的杠杆牛和打打杀杀的闪电熊之后,大多数人已经忘了心平气和选股的日子,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分心平气和,精选行业个股正当时。

  二季度,市场将在2800-3200点区间震荡,托底力量来自非市场力量和相对温暖的增长和通胀组合;上涨抑制因素来自大小非减持,过度乐观的联储鸽派政策预期修正,经济增长数据对市场刺激作用的边际效应递减。长期来看,在经历宽幅震荡数月之后,我们认为市场最终将一次性向下出清。

  谷永涛:近期市场反弹的推动因素,是前期投资者担忧的汇率问题、经济问题得以缓解。而近期人民币汇率尚不足以影响市场反弹格局,经济企稳预期依然有望实现,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心态。

  美联储对外的鸽派表态,降低市场对于美元加息的预期;我国外汇储备有所回升,提升市场对人民币企稳的信心。宏观经济方面,三月份经济数据持续好转,降低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的担忧,提升对经济转暖的信心。需要谨慎的是,市场对于经济数据的反应可能越来越迟钝,导致后续数据改善的边际影响减弱。

  乐观情绪降温

  中国证券报:近期经济面和资金面偏乐观,也不乏看多者,但资金做多动力不强。机构投资者的心态如何?什么原因制约资金做多意愿?

  王德伦:当前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热点切换过快,是制约增量资金入场的重要原因。虽然短期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向好,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依旧认为经济是弱复苏,基础并不坚实,财政和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托底。

  三个主要因素将触发风险偏好下行:第一,信用风险暴露可能使风险偏好下降,风险事件逐步增多;第二,定增解禁及减持问题将日益凸显,构成制约市场的重要压力;第三,其他事件性因素亦会影响风险偏好,包括美元加息预期反复扰动,通胀预期、房地产泡沫化都会触发对货币宽松预期的波动,欧洲杯期间全球股市普遍疲软、英国退欧公投引发阶段性干忧等。

  谢伟玉:最新调研显示,公募基金的仓位较3月初有一定提升,但较2016年1月仍然偏低,而市场总体情况基本持平,较2015年12月下旬情况仍然低5-7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4月18日通过问卷调研458位机构投资者,反映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有冷却迹象,认为上证综指会上行的比例减少9个百分点至25%,主流观点认为将保持震荡态势,这一比例为59%,而认为创业板指保持震荡的比例增加9个百分点至50%。认为创业板指估值过高、上证综指估值合理仍是主流,但认为二者估值偏高的比例分别上升8和5个百分点。

  从调研来看,制约资金做多意愿的因素中,美联储加息担忧回升、货币政策约束仍是核心阴影之一。希望联储加息缓和的比例高达36%,比上期增加15个点;对于“美元加息、人民币汇率及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提升6个点至73%;“通胀、房价超预期,制约货币政策”关注度高居54%。

  谷永涛:从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看,汇率企稳提升了投资者情绪,而对于经济能否实现复苏的预期分化,导致投资者操作分歧。市场在一季度波动较大,投资者降低了2016年全年的收益预期,由此导致随着市场震荡,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心态越来越重,表现为部分投资者随着震荡逐渐减轻仓位。

  从制约市场做多的因素来看,我们认为部分原因是经济数据的边际影响力在减弱。例如,上周经济数据的披露推升投资者乐观预期,但上周五GDP数据公布后,市场情绪并未再次被点燃,数据的边际效应减弱,导致资金观望情绪加重。制约市场做多的另一个因素是,目前市场主题和概念持续性不强,难以持续吸引资金入场。

  此外,我们认为虽然短期汇率并不会形成对市场压制,但长期而言,例如6月美元可能加息,甚至可能提前加息,都将形成对A股的压制。对汇率的长期担忧,也使资金大规模入市意愿不强。

  关注确定性高的机会

  中国证券报:创业板一季度业绩良好,短期内成长股是否仍是关注重点?投资者应该如何布局?

  王德伦:创业板业绩良好在预期之内。根据兴业策略测算,2015年创业板利润增长28%,2016年一季度预计利润增长61%(剔除单一公司温氏股份影响后增速为26%),去年以来大规模的“外延并购”为上市公司盈利持续输血。短期成长股的涨跌更多来自风险偏好的波动,并非完全由业绩推动。

  投资者可围绕风险收益匹配度较好、自身熟悉的股票进行波段操作。成长股需精细布局,推荐中国未来的“核心资产”,即具有长期成长性又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个股。核心资产筛选标准包括:一是处于先导行业,二是具备行业核心竞争优势,三是处于成长早期阶段。举例来看,类似2004年、2005年的苏宁、茅台,2008年的歌尔、2010年的京东,2013年的东财和乐视等。

  谢伟玉:新兴成长长期方向不变,但短期仅作为强周期高弹性阶段性调整的补充,择时重于选股,重点是有实实在在业绩的价值型成长股。操作思路上,今年适用于反转策略和逆向思维,寻找超跌、相对合理的价值底部去布局,人多的地方别去。

  另一方面,壳资源也值得重点关注。强周期行业仍处于“信号验证”的窗口期,结合“债转股”预期、供给侧改革和区域主题催化,从一季报改善预期出发,需要精选高景气、高弹性标的,包括煤炭、有色金属、石化等。与此相关的新基建是确定性最高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充电桩、水泥、地下管廊、海绵城市、轨交和通信设备等板块优质股。

  谷永涛:创业板业绩尚符合市场预期,这对于创业板的整体估值,形成一定支撑作用。但目前市场投资者情绪偏弱,投资配置中对风险因素给予较大权重,导致对估值较高的成长股热情不高。短期而言,成长股中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同时估值具有相对优势的个股,依然有望受到市场青睐。当前投资者心态谨慎,建议配置部分防御性品种。此外,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和政策的不断释放,对于上游周期品的关注依然有望提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