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私募警惕“高位站岗”

  • 发布时间:2016-04-16 02:43: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多空论剑

  私募人士认为,杀跌筹码的衰竭和利好因素的不断涌现,使得近期市场持续反弹。但由于此前股市连续三次大幅调整,目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已大幅降低,若吸引更多资金入场需要市场形成一定赚钱效应。二季度反弹行情继续深化的可能性较大,但形成跨季度的趋势性上涨行情难度不小。

  □本报记者 刘夏村

  资金涌入需“赚钱效应”

  中国证券报:市场反弹行情持续,原因是什么?

  周良:杀跌筹码的衰竭和利好因素的不断涌现,使得反弹行情持续性较好。去年6月以来的三轮大幅杀跌使得利空得到充分消化。同时,经济面、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等发生了有利变化,形成共振,这是促成反弹不断深入发展的根本原因。

  潘亚军:在政策面利好频发及市场对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影响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回升,使得市场在两会期间呈现反弹格局。两会过后,市场延续了之前的反弹行情,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对经济基本面好转预期陆续得到各项经济指标的印证;二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宽松的总基调;三是美元加息延后及人民币汇率暂时得到稳定,3月以来,美元加息延后及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暂时打消了投资者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对缓解A股资金流出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四是外围市场持续向好,3月以来各大主要经济体股市基本维持震荡上升格局,这为A股持续反弹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证券报:一方面,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格局;另一方面,“资产荒”背景依旧。从目前市场情绪、估值等方面来看,能否吸引更多资金入场或由债市、楼市等领域进入股市?

  潘亚军:连续三次股灾之后,除了专业投资机构和资深股民仍留守在场内,普通民众和法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降低,短期内他们重新回到证券市场的意愿并不强。根据以往多年经验,需要有一波大级别的行情才能让这些资金重新进入股票市场。由于经济还未见底,证券市场估值仍然偏高,在这种背景下,普通民众风险意识强,虽然楼市和债市的风险已经很高,但大众资金在近期进入股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市场整体估值回归到合理水平以下,或者经济基本面出现超出预期好转,在场外所有类型的资金中,养老金和险资等大规模、长周期基金是最有可能率先入场的资金。

  周良:企业对IPO的狂热、巨量定向增发、大小非减持的巨大压力,恰恰说明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并不便宜。大盘蓝筹的估值与国际市场比稍有优势,但中小创严重高估。估值只是市场的一个方面,对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A股市场来说,有赚钱效应,就能吸引资金入市。市场无风险收益的逐步降低,会分流部分资金进入股票市场。

  目前的反弹如果可以延续整个二季度,会形成一定赚钱效应,吸引市场存量资金空翻多,也会吸引外围观望的资金入市。被市场赚钱效应吸引入场的资金,往往买在市场高位,这是投资股市要尽量避免的。

  反弹具有一定持续性

  中国证券报:对于4月乃至二季度市场走势的看法?

  周良:在前期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在经济面、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同时向好的环境下,二季度反弹行情继续深化的可能较大。市场情绪正从极度悲观中慢慢恢复,市场分歧依然较大,观望资金逐步翻多,这使得反弹有一定的延续性。

  市场情绪是一个较好的离场指标。市场多空有分歧,往往反弹还能发展。等到市场情绪变得乐观,大家较一致看好的时候,反弹离结束就不远。从市场供求大格局看,今年要形成跨季度的趋势性上行行情难度较大。不过,再度出现股灾式的大幅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也在减少。今后几年的行情可能与2010年到2012年的行情类似。整体弱势但有结构化机会。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是不容易处理的,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也是洗牌的过程。

  潘亚军:A股市场经过两个多月的缓慢恢复之后,投资者情绪由之前的全面悲观上升到一部分人开始相对乐观,现在投资者对后市的观点分歧比较严重,市场处于存量博弈、多空焦灼大格局下的多方略占优势的局面。外部多空因素的各种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行情朝着打破均衡的方向改变。

  从宏观和政策层面上看,4月美元加息的延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宏观经济数据的阶段性改善,以及货币政策仍相对宽松,这些都给A股创造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在5月中旬之前,可能不会有大利空出现,所以,如果这一阶段有一些利好,行情向上延续的可能无疑会加大。5月新的宏观数据会发布,届时新的数据能否支持多方还需要观察。到6月美国加息和人民币汇率会成为影响行情的新因素。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在14倍左右,估值合理;深证A股、中证500、中小板指估值均在50倍上下,创业板估值高达80倍。整体而言,市场估值依然过高。由于在1、2月的下跌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未跌透,未来存在下行的动力和可能性。

  我们对4月行情持中性偏乐观态度,而二季度行情可能前高后低,进入5月中旬以后需要注意防范风险。

  中国证券报: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周良:去年6月以来的股灾式下跌可能已经结束,但熊市还没有结束。目前这波行情只是熊市反弹,市场今年再创新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二季度重要的是在高位逐步离场,在熊市中参与反弹要非常小心,既要享受到反弹带来的利润,又不要在熊市的高位站岗。

  参与反弹要选高弹性品种,前期最好品种是有高送转概念的次新股,目前涨幅较大。现在参与反弹,可以选择一些涨幅不大的品种,例如券商、地产、有色。

  潘亚军:在机会选择上,自上而下地看,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通胀主题的相关行业和公司,可能具备较大的超额收益机会。此外,自下而上地发掘个股机会的策略在现阶段可能会更适用。我们倾向于选择PE<30、中长期PEG<1.5的价值成长股,或者估值较低且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改善信号的公司。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