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一手抓紧高评级 一手挑选高收益

  • 发布时间:2016-01-29 00:31: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安信证券 程昊

  信用债收益率在经历了过去两年波澜壮阔的下行之后,AA以上评级的信用利差目前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点或最低区间,债券收益率与理财利率倒挂也持续已久。伴随着信用利差、信用债套息空间以及期限利差的收窄,采取“高评级、中低杠杆和久期”+“高收益债”的组合策略可能更为稳妥。

  信用利差的未来走势无非是继续走低或者重新走扩。从去年年中股市大跌之后信用债收益率的迅速下行就可以推断,这一波信用债上涨并非源于风险偏好提升,而更多是由资金面推动的,由于权益和类固收资产回报率不及预期导致债券这种“相对合意”资产重获追捧。如果这种极低的信用利差能够维持,必然需要资金总量充裕、资金利率较低并且平稳,这又有赖于央行继续放水或者有新市场参与主体介入。

  然而,对今年资金面可能不能太乐观,信用利差变动将回归“信用”层面。从过去十几次利差周期来看,我国信用利差有着相对明显的资金杠杆驱动特征。今年以来,汇率等因素使得央行继续“大水漫灌”并且回购利率大幅走低概率较小,边际上资金面并不能释放更多利好。从信用层面看,历史上,我国2008年下半年、2011年四季度都发生了高低评级走势分化的情况,2008年的背景是次贷危机爆发,加上2007年以后的持续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动能衰减,市场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担忧使得中低评级债券受影响,利差走势分化。目前中国企业面临债务率较高、产能过剩造成的盈利下降等困境,局部信用事件频频发生,加重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AA-级债券的信用利差目前仍比2014年中的水平高,可见“11超日债”等违约事件对低评级债券的冲击。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信用风险值得关注。打破刚兑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政府会在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引导市场有效出清,让违约常态化。面对上一波资产收益下行,市场是通过信用下沉来达到高收益要求,但若信用事件频繁爆发,可能会导致理财等产品投资者对于风险的重新认识以及重新定价,由此带来的中低等级信用利差走扩的风险将很难对冲。从大类资产的角度看,如果违约常态化并没有引发市场担忧,同时经济企稳又带来风险偏好回升,那么首先受益的更有可能是较低估值的权益市场,而非是理财资管青睐的中低等级信用债市场。正所谓,被预期到的风险都不是风险,只有超预期的事件才构成风险。目前高收益债市场定价相对充分,能参与的都是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市场普遍信任的中低评级(尤其是国企)出现违约。

  综上,“高评级、中低杠杆和久期”+“高收益债”不失为一个稳妥的信用策略组合。由于目前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市场预期波动市的概率更大,这就导致机构无法对信用债频繁调仓。高评级信用利差以及与互换利差波动相对较小,若市场发生不利变动,衍生品的对冲效果比用中低评级债券好很多,杠杆策略也更加利于操作。信用债的研究也需精细化,可积极买入那些风险被充分定价的、甚至是被错杀的高收益债,增厚组合收益。(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