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债市开放提速有望引入活水

  • 发布时间:2015-11-12 01:43: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姣

  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的步伐也开始提速。然7月以来,央行宣布大幅放开对特定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限制后,由于境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因素,过去四个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仅增加12.82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长期以来,较高的套息利差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是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的两大驱动力。然经历了股市震荡和债市收益率一路下滑之后,短期许多机构对中国债券持谨慎态度,指望外资“接盘”中国债市尚不现实。但中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市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与全球债券市场相关性低等因素,中国债券市场依然诱惑力十足,未来外资对中国债券的需求将提升,增量资金的涌入有望进一步降低国内利率中枢。

  外资“冷”对债市开放

  2015年以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的步伐开始加速,仅上半年,就有39家境外机构获得进入银行间债市的资格,而2014年全年也只有34家境外机构通过审核。

  银行间债市可投资品种也不断扩容。5月,央行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开展债券回购交易;7月,又将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三类机构的投资范围从现券交易、债券回购扩展到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种。

  从中债登公布的托管量数据来看,今年7月,境外机构的确大手笔增持了国内债券,当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大增284.52亿元至6183.39亿元。然随后由于股市调整和8月人民币中间价制度改革,国外机构出于谨慎抛售了不少债券,8月境外机构减仓政策性银行债102亿元、国债91亿元、商业银行债1亿元,月托管量减少226.93亿元。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境外机构对国内债券的减持量趋于下降,9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减少78.22亿元,10月托管量则小幅增加33.45亿元。

  目前境外机构持有的国内债券与整体债券市场相比仍明显偏少。截至10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为5911.69亿元,占全市场托管总量的1.77%左右,相比第二季度末的1.83%略有降低,也远低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海通证券指出,长期以来,较高的套息利差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是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的两大驱动力。然而自2014年以来,中国债市收益率一路下降,套息利差不断缩小,外资进入的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自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所下调,驱动外资进入中国债市的动力在减弱。

  中长期将吸引大量资金

  央行负责人日前刊文指出,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提升股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序拓展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范围和规模,扩大境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的主体类型和地域范围,放宽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明显加速,政策层已经逐步放开对境外投资者入市的限制,部分境外机构也已在逐步入市,可以说政策限制已非外资进入中国债市的主要障碍。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境内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套息利差不断缩小等因素,短期内指望外资“接盘”中国债市尚不现实。但中长期来看,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不断改善、收益率在国际上具有吸引力、与境外联动性较低有利于分散风险,叠加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下的诉求,开放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必要性。

  “长期来看,中国债券市场走向国际将是大势所趋,外资对中国债券的需求将逐步提升,增量资金有望降低国内利率中枢。”海通证券表示,首先,人民币汇率不具备中长期贬值因素,汇率稳定有利于吸引国际资金;其次,人民币债券的国际投资者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将带来大量新增资金;第三,随着债市对外开放的加速,国内外套利交易将更为便利,国内外利率的联动性将会增强;第四,随着我国地方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流动性有望提高,收益率也将逐渐与国债拉开差距,境外机构对地方债的接受度有望逐渐提高,或有助于缓解地方债供给压力。

  民生证券进一步指出,中长期来看,政府已采取和将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势必给债券市场带来多重影响:第一,中期内套息利差的存在会持续吸引境外资金;第二,长期内债券收益率必将下行,消除套息利差;第三,境外机构的进入增加了市场利率敏感性,促进形成有效的收益率曲线;第四,评级体系与国际接轨,境内外评级差异极大的信用债潜在价格波动增大。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情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