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基金:厚积而薄发 水到则渠成
- 发布时间:2015-01-12 00:32: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专注A股的使命与责任
告别了2007年A股市场的狂欢,时隔七年,基金业再度迎来了一场盛宴。所不同的是,在清晰的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这一次,基金业的脚步显得更从容、更稳健。2014年,对华商基金而言,同样是一个值得写入历史的“小时代”。根据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华商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424.38亿元,而2013年底,这一数字仅为283.09亿元,华商基金也因此成为业内规模提升速度最快的几家基金公司之一。
与业绩提升、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是市场的关注与认可,2014年,华商基金一举将《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三大权威机构的重磅奖项悉数收入囊中,这充分说明了投资者对它的高度认可。“厚积而薄发”,这或许是华商基金近年来默默耕耘A股市场最好的诠释。
与财富以及拥有财富的人群息息相关,这是基金行业与生俱来的特质,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基金子公司业务的竞相开放,使这个行业愈加热闹非凡。巨大的财富空间、无处不在的创新挑动着这个年轻行业最兴奋的神经,与此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躁动与不安。
事实上,在这个行业内,能够排除各种躁音和干扰,脚踏实地专注A股市场投资的公司并不多见,华商基金即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迄今,华商基金已经走过了9年的风雨历程,算得上基金行业的一员老兵,而同时,她始终坚守在A股战场,不断创造着出色的业绩、为持有人奉献着丰厚的回报。截至2014年底,华商基金旗下共管理了21只公募基金产品,30余只专户产品,且绝大多数业绩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列。
成功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无数的艰辛,相比很多大型基金公司而言,华商基金并无太多耀眼的股东背景,但其幸运之处在于,股东方对于业绩和规模并未做过多的要求,始终给予管理层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使得管理层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管理,这给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董事长李晓安所说,华商基金的业绩是长期专注于A股的心血之花。这一目标简单执着,也带来了华商基金勤劳守信的公司文化,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再到基金经理,都将“为持有人赚钱”作为第一要务,而规模扩充和多元化业务则放在其次。
很显然,在A股市场一决高下,华商基金依靠的不是更年轻、更懂潮流的业务团队,而是缘于对公募基金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根据总经理王锋的介绍,多年以来,华商基金始终将优化资源配置视为资产管理行业最神圣的使命,顺应社会资源配置的大方向去投资有利于中国长期发展的产业,“把有限的资源投给更好的企业,使这些企业由于我们的持续投资得到更好的成长,同时投资者在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持续获取财富,这是我们所理解的公募基金的使命”。
在差异化竞争中发挥所长
经历了跑马圈地的粗放生长,中国的基金业正进入一个个性化发展的上升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募、私募、券商资产管理公司阵营的扩充,国内投资理财行业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面对行业内风风火火的业务创新,无论置身其中还是冷眼旁观,华商基金从未停止过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思考。从国外基金公司来看,往往有三种值得借鉴的成功模式:一是大百货形式,公司经长期积累成为规模化的竞争者;二是多精品店形式;三是聚焦某个投资类别,如权益类、固定收益类,或在指数上。一番喧嚣过后,华商基金选择了深耕A股,发挥专业化优势,做好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品种。
在业内,华商基金是以成长风格见长的,正如公司总经理王锋所说,“不赚博弈的钱,赚企业成长的钱”,这已经成为华商基金上下一致的理念,在华商基金的投资体系中,也得到了一脉相承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田明圣曾说,“如果只是一味积累,不懂得财富共生,只能抓住短期收益,而错失长期壮大的机会”。而华商基金副总经理梁永强也表示,“做投资第一不是赚股票的钱,第二不是赚公司的钱,而是赚产业的钱,赚的是产业从小到大成长带来的收益。”其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刘宏也认为,“投资一只好股票和收购一个好企业是一样的”。
顺势而为,和企业一起成长,这样的投资理念,落到实处便是更深刻地了解投资对象,这对投研人员而言,也意味着长年累月、披星戴月的调研。华商基金投研团队调研的勤勉程度,堪称业内表率。在调研中,华商基金的投研团队并不紧盯公司的财务报表,他们会仔细考察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甚至深入车间、考察卖场、与研发人员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并与管理者深入交流,形成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直观认识。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这是为投资者负责的态度。
长期的耕耘使华商基金在权益及固定收益类投资中均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银河证券2015年1月1日公布的《2014年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资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报告》中,华商基金在70家参评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0,值得注意的是,在跻身前十的榜单中,华商基金共有10只基金参评,是参评基金数量最多的公司,这充分说明其旗下产品整体表现相当优异。
凝聚人才的平台优势
中国基金业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断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人才的流失:众多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怀抱着各种不同的理想,奔向私募、保险资管等其他资产管理行业。作为以“人”为立业之本的财富管理机构,如何留住人才,便成为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多年以来,华商基金的投研团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稳定性,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实属难得。据介绍,公司12位基金经理中,有11位加入华商基金达3年以上,核心成员均任职5年以上。人才的背后是平台,拥有积极开放的文化、长期正向的氛围,正是平台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的根本。而开放与分享也成为华商基金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型规模的公司而言,这有助于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也能带来1+1>2的创造力,对于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格外重要。
根据总经理王锋的介绍,华商基金对基金经理有着充分的容忍度,基金经理的个性和优势在开放而交融式的投研气氛中得到完美发挥。在华商基金,每位基金经理有一定的仓位自由管理权,这是少见的自由度。“我们想充分激发每个团队的创造力,也相信基金经理的能力和职业操守,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成就感、归属感往往就显得比金钱激励更重要”。
华商基金的投研人员,有不少是公司自己培养的。从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开始,公司会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规划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一部分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另一部分向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发展。
特色鲜明的品牌力量
当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人群开始打理自己的财富时,资产管理行业便拥有了更大的舞台。而作为中国财富人群的新生力量,这个人群的理财意识萌发得更早,并且带有更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也对基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意味着,基金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不只体现在投资能力上,还体现在与服务、品牌相关的各个领域。
随着业绩和规模的提升,华商基金对于当下的竞争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公募基金而言,“持有人至上”不仅仅是为持有人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还包括出色的客户服务。在保证业绩的前提下,客户服务已成为基金业品牌差异化竞争的试金石。
近年来,除了屡屡以业绩吸引市场的目光外,华商基金也将客户服务作为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发力点。以今年为例,华商基金已开展了大大小小数十场不同规模的线上线下客户活动:“全力以富”大规模的全国巡讲,华商基金走到了全国各地投资者的身边,解疑答惑;与凯撒旅游的跨界品牌合作,使得基金和旅游一样,成为追求品质的投资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走进华商”客户活动,为投资者揭开了基金投资的神秘面纱;金海螺俱乐部三八节“时尚丽人 快乐阅读”积分抢兑、母亲节陶艺DIY、爱牙日“口腔保健专题积分兑换”等活动,都成为华商基金品牌营销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华商基金也把与客户的线上互动做得风生水起。全景基金品牌研究中心11月1日发布了《公募基金品牌微信服务号影响力榜单》,该榜单以总阅读数、头条平均阅读数、单篇平均阅读数、总点赞数为综合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对各公募基金品牌微信服务号影响力进行排名,华商基金微信服务号的影响力在95家基金公司中名列第7,充分说明了用户对其品牌的关注程度。另外,微信的实时在线客服是其最近推出的一项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咨询、互动、办理业务及各种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华商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金融领域更多是立规矩让客户遵守,而现在,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为此,我们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在产品设计、投资流程、销售方式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资产管理行业的产品提供商,到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财富管理伙伴,这也是以华商基金为代表的众多基金公司的梦想,而这梦想,在未来或许还能走得更远。
就规模而言,华商基金仅属于中型规模的基金公司,424.38亿,在这个被互联网金融拉动、刺激、并极大地激发,从而基金业规模呈现几何倍数增长的当下,这算不得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但考察其近年来所获得的成绩,华商基金在整个基金行业中却显得格外璀璨夺目。
—企业形象—
钟 华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