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海洋保护从珊瑚保育出发

  • 发布时间:2016-05-17 06:32:1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系统是维系海洋生态体系的基石,是众多海洋生物赖以生息的重要链条。世界环保组织提出,保育珊瑚不但可以维持渔业发展,更可以维持观光旅游业发展,作为海岸线的天然保护屏障,保护珊瑚更是保护人类自身。近年来,深圳市大鹏新区通过“潜爱大鹏”珊瑚保育计划,在全国率先发起民间栽种珊瑚苗活动,致力于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打造海洋环保品牌,进一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的创建与提升。

  深圳大鹏湾是中国珊瑚自然生长最合适的海域之一。近年来,深圳海洋渔业科研部门联合深港两地海洋保护志愿者,多次开展大鹏海域珊瑚资源普查,发现在大鹏305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有大澳湾硬珊瑚区、大鹿港鸡冠珊瑚区、东西涌石珊瑚区、杨梅坑石珊瑚区等四大珊瑚礁群。然而因工业污染和粗放式海洋作业,使得大鹏半岛海底珊瑚礁覆盖率由30年前的70%下降到目前岌岌可危的地步。

  保护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据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副局长段晓伟介绍,近年来,大鹏新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海洋环境监测,设置了8个在线自动监测浮标、2对高频地波雷达,实现了所辖海域的海洋水环境立体观测、实时在线监测;实施了12个海陆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11.3万平方米,并与深圳红树林保护基金会合作,加强东西涌海岸垃圾清理与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多元治理的环保公益模式。近岸海域水质一类水达85%,二类水质达100%。

  2012年,“潜爱大鹏”珊瑚保育计划正式启动,旨在以持续性、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为指导思想,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形式,集各方之力,扩大包括水流、地形、生物多样性等普查范围,深入了解大鹏海域家底;通过促进珊瑚周边海水和营养物质流动,提高珊瑚的生长速度,加速珊瑚礁群的再生和海洋鱼类回归。

  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2014年,中国首个专注珊瑚保育的民间社团组织——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成立,通过联合国内外海洋生态院校和专业机构,以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共同摸索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参与的生态建设创新模式。

  2015年,“潜爱大鹏”珊瑚保育站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为珊瑚保育民间机构兴建的志愿者基地,在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出资并协调大鹏街道下沙村民的支持下,由联合会义工自行设计、监理、承建、吊装,以创意集装箱房的形式屹立在大澳湾码头。由此,不仅解决了珊瑚保育作业的装备储存和潜水义工的后勤保障,还成为深圳海洋环保公众教育的重要课堂。其中,颇具特色的“潜爱手工坊”和“潜爱课堂”正吸引着大小朋友们在蔚蓝海边接受海洋环保教育。

  紧抓源头治理是珊瑚保育的重要措施。破坏珊瑚的主因在人为,这与粗放式的海洋作业不无关系。2015年12月,为增强海洋生态环保意识与建设,联合会挑选出4名自愿学习潜水的渔民代表,与“潜爱义工”共同组成渔民珊瑚保育考察团,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州学习,考察当地如何把经济发展与珊瑚保育结合起来,以期从传统“靠海吃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保护与发展并重模式转变。

  统计显示,“潜爱大鹏”珊瑚保育计划开展至今,吸引了数千名义工参加,核心潜水员超过200人。截至2015年底,“潜爱大鹏”已联合海洋专业人员在海底投放人工珊瑚礁达29个,栽种珊瑚苗近5000株,珊瑚存活率高达90%。通过下水回访发现,所在海域的海洋生物密度和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

  段晓伟表示,大鹏新区将以大鹏四大珊瑚礁群周边海域为核心启动区,积极推动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加强与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打造世界级人工珊瑚修复示范区,探索建立可复制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服务体系,最终将大鹏半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打造为“特区中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公园中的特区”,打开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新篇章。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