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陈炼红:对牧民的爱是动力之源

  • 发布时间:2016-05-16 02:31:2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三区”科技人员扶贫记

  “我愿磕头感谢陈老师”,哈拉村书记泽布丹动情地说。在瓦切唐日牦牛合作社新产品庆祝会上,几十位牧民手捧着哈达和锦旗感谢陈炼红为他们无私的付出。

  陈炼红是西南民族大学培养出的优秀少数民族教师,被选派到“三区”服务,在国家公益性青藏高原特色有机畜产品生产技术与产业模式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传统乳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中,是唯一的女性科研人员,她出色地完成了项目,为农牧民掌握脱贫致富科技知识做出了贡献。

  如今的青藏高原,已建立了牦牛乳加工企业,但由于牧区地广人稀,产奶季节牦牛多分布在远离加工区的夏季牧场,原料乳收购、保鲜、运输环节仍十分困难。

  “高原牧区乳品加工仍以家庭式作坊生产为主,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下。”陈炼红面对这样的窘况,带领项目团队引进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技术,提升青藏高原传统畜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从乳品加工厂选址、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到各方协调沟通、向牧民传授生产工艺,陈炼红事无巨细,从头跟到尾,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牧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语言沟通困难,绝大多数从未参加过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活动,十分简单的操作规程和开停机顺序,需要手把手示范讲解十多遍才能基本掌握。”陈炼红说,她不放弃、不气馁,为了让牧民及时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主动和牧民交朋友,反复耐心细致地讲解新技术,直到牧民完全掌握。

  在项目组指导下,在红原瓦切唐日村、安曲哈拉玛村、白玉昌台分别建立起了适宜牧区的小型乳品加工厂。

  “乳品厂虽小,但引进的是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建立了连续化乳品生产线、制定了藏汉对照的《工艺规程》《卫生规程》等各项工艺文件和管理制度。” 陈炼红说,经过长期反复培训,牧民在产品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已能自主管理企业,生产出优质天然的牦牛纯酸奶、酥油和藏式营养快餐。

  陈炼红真诚的付出,感动了每一位牧民,赢得了牧民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赞扬。

  目前,红原县政府已将哈拉玛系列产品作为政府接待定点产品;各个小型乳品加工厂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连续投放市场,实现销售;同时牧民在加工厂上班每月有2000—3000元工资,年底合作社还有分红。合作社牧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牧民同胞特别开心,称赞党的扶贫政策好。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