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牧民乘上科技“勒勒车”

  • 发布时间:2016-01-06 08:33:4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伊敏河流域,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牧民以畜牧为业,牛羊为生。内蒙古鄂温克旗农技推广专家、高级兽医师赵艳芳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看着家人与牧民用传统的方式养殖、放牧、配种、销售,收入却徘徊不前,没有法子。直到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回到家乡伊敏河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她决心加入基层农技推广员的队伍,在入户治病、防疫、杂交改良等细微的工作中,将适用先进技术介绍给牧民,推广到嘎查苏木,让牧民乘上科技的“勒勒车”(一种牧民常用的牲口拉的交通工具),奔向致富增收好日子。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优良的品种对畜牧业贡献率在40%以上,可牧民们一开始可不理解什么品种改良,觉得人工授精就是在祸害自己家的牛和羊——谁知道能不能怀上?以后还能不能继续生产?”赵艳芳明白,让牧民接受新技术、新品种不是易事,得让牧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草原上家家户户住的分散,她和技术员们坐着四轮车颠簸几十里地,挨家挨户讲解人工授精的知识和好处,天晚了住在牧民家或是住在条件艰苦的土房子里。有的牧户散放在牛群、马群、羊群中不少劣质种畜,牲畜质量越来越差,牧民不听劝,赵艳芳便领着技术员们摸黑作业,套马套牛强制去势。逐渐有牧民开始接受、尝试,看到第二年健壮的牛犊产出,原本心怀疑惑的牧民开心的合不拢嘴,“还是科学技术好,我们省下养种公牛的钱了,这牛犊刚出生就赶上我们一个月的牛犊了。”

  本报记者白雪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