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为什么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

  • 发布时间:2016-05-13 06:30:5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东阿阿胶”,有一个关于我的段子——“秦总看驴比看人亲。”这个段子出自我的几个同事。他们每次开会时就会开玩笑说这句话,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我的一个“特色”。正好有个朋友把法国诗人耶麦的那首诗《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发给了我,我就坦然接受了“秦总看驴比看人亲”的评价。

  我为什么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先来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吕有功”的故事。这是我去当地访问时听来的故事,说是上世纪60年代,在甘肃庆阳,粮食短缺,群众生活非常贫困。当地按户口分配口粮,没有户口就没有粮食。当时一个村养一头驴,全村人把驴当成人一样对待,因为毛驴肩负着全村生产运输的任务。但是粮食有限,毛驴经常吃不饱,骨瘦如柴。为了让毛驴能吃饱,全村人想了一个主意:给它个户口,要一份口粮。于是,“吕有功”这个名字就报上去了。后来组织部考察干部,要提拔像“吕有功”这样能带领群众搞好生产的好干部,大家只能如实招来。其实不光在庆阳,那个年代里,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吕有功”的身影。

  第二个是“毛驴禁毒”的故事。2007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云南省药监局领导到“东阿阿胶”考察。我们交流的时候,他说起中缅金三角地区,农民偷种罂粟现象严重,虽然国家严厉打击,然而受利益驱使,仍是屡禁不绝;原因是当地百姓大部分很穷,很多人连一百块钱都没有见过。我给他介绍了“东阿阿胶”的养驴扶贫模式后,他眼前一亮,说是当地人有养驴的风俗,如果把“东阿阿胶”引过来建立毛驴药材养殖示范基地,既能建立一个民族地区的毛驴药材基地,又能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我们就这样在云南建立了养驴基地。第一批50头种公驴头戴大红花到达时,当地200多头雌性小毛驴异常兴奋,村民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黑毛驴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把罂粟扔到了一边。这个故事,是我亲历的故事。

  第三个是“毛驴银行”的故事,也是我亲历的故事。有一年,我到新疆考察项目落实情况,在岳普县走访了一位独臂维族老人。这位老人养了三头经过“东阿阿胶”改良过的岳普湖疆岳种公驴。在老人看来,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一头公驴每天配一次种,收益150块钱,每天平均配种两次,三头公驴每天就可以收入900块钱。我们后来把改良品种模式推广到全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后来我们在甘肃庆阳推广这一模式时,当地信用社把“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的宣传牌给拆了,在他们看来,作为农村小银行的信用社和一头驴相提并论,不是骂行长是驴吗?但是两年后,他们再也不敢拆宣传牌了,因为这块宣传牌被养驴致富的农民钉在了高压线底座上,还派专人看守着。

  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是东阿最重要的工业标志和文化标志之一。东阿人爱驴。驴是马科、马属动物,形象似马,不威武雄壮,也不趾高气扬,但它颈项皮薄,蹄小结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它结实倔强,耐粗放,不易生病,并且性情温驯,刻苦耐劳。

  我一直觉得,在“东阿阿胶”人身上,也有一种驴的精神。我们依靠驴的精神,制造出了地道阿胶;也用驴的精神,重建了中华驴产业。我曾经在公司说过,东阿阿胶的精神,就是“驴的精神”。

  “东阿阿胶”从2000年开始就发现了驴皮资源紧张的现实。我们从那时候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养驴基地,迄今已经建了二十个基地。十几年下来,通过建设养驴基地,驴皮资源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与当地养殖户共同成长的路径,通过探索找到了“养驴扶贫”的衔接点。

  我在2014年提出一个口号,“把东阿黑毛驴当药材养”。当时的想法不只是基于我们的“全产业链”布局,进行产业链无缝衔接、延伸和扩展,还有通过毛驴进行扶贫、壮大中华驴产业的想法。

  通过“把毛驴当药材养”和“毛驴活体循环开发”,毛驴的价值提升了,农户得到了更高的收益,养驴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提高了,生产力和消费力就带动了起来,对当地的经济是一种推进。这是一种“多赢”的试验。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带着“养驴扶贫”去谈合作时,有一些地方政府不相信。他们不相信养驴能脱贫致富,更不相信毛驴养殖会成为经济支柱、成为一个大产业。

  长期制约毛驴养殖的是养驴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通过打通全产业链,毛驴成为“东阿阿胶”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同时通过“活体循环开发”,毛驴的价值得到了数倍提升。就拿一头成年母驴来说,驴奶每年能卖3000元,孕驴血能卖2000元,母驴本身能卖4000元,所以一头母驴一年就能产生近万元效益,已经超过一头牛了。

  数字好算,要说服地方政府和养殖户却困难。他们此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缺乏市场,以前光有买驴皮的、买驴肉的,没有搞“活体循环开发”的;二是缺乏资金扶持,难以形成规模养殖。

  我们一方面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为农户提供了市场;另一方面,又通过金融创新,为农户提供了规模养殖的资金。2007年,我们就联合内蒙古巴林左旗政府设立了养驴扶贫基金会,农户每养殖一头驴,基金会补助1000元。“东阿阿胶”负责全旗所有毛驴的收购,并且在市场价基础上每头再加400元。最近我们又开始推进“金融租赁”计划,直接预付全款收购毛驴,还给毛驴上了保险,农户相当于为我们代养毛驴。有人说,我们的这个计划应该叫“期驴”。

  在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等边贫地区,我们还发起了“百万头毛驴养殖基地”计划。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培育了上千个养殖大户,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二十多亿元的收入,很多人成功脱贫。

  我一直认为,扶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扶贫是建立起一种与贫困斗争的可持续性生产形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毛驴养殖就是我们的“渔”。农户有了“渔”,我们的驴皮资源和“全产业链”就会得到保障,就会在我们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农户就会彻底告别贫困,再也不用担心返贫了。

  作为“东阿阿胶”总裁,每年我都会去这些养驴基地访问、考察,看望我们的员工和当地的养殖户。他们身上的那种倔强质朴,都让我想起那些毛驴。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在耶麦的诗中,最打动我的、成为我情感之源的,正是那句:

  它还载着穷人们

  和满装着燕麦的袋子。

  秦玉峰(作者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裁)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