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教育部:部分地区乡村教师待遇已高于中心城区教师

  • 发布时间:2016-04-29 17:0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佘颖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9日讯(记者佘颖)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去年国家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确规定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给予津贴补助,目前计划正在推进,部分地区乡村教师待遇已经高于中心城区教师。同时,教育部已会同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等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50项具体的项目和工程,确保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西部最差地方的最差学校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

  150项具体的项目为中西部教育发展补“短板”

  4月27日,国务院常委会议部署了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补“短板”。

  陈舜表示,之所以出台这一政策,是因为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教育差距比较大。为了缩小这个差距,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比如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国家实施了“两基”攻坚计划;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国家实施了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为了配强师资队伍,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为了资助困难家庭,国家实施了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国家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

  这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中西部的办学能力,但总的看来,缩小教育差距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中西部一些特殊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特殊的困难,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提升的速度,这些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中西部,重点在中西部,难点也在中西部。”陈舜透露,目前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等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个《指导意见》实际上是一个兜底规划,主要是针对中西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统筹整合政策措施,提出了150项具体的项目和工程,确保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西部最差的地方最差的学校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陈舜说,《指导意见》也是一个行动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方式,集中力量从最困难的地区做起,从最困难的学校做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抬高底部,确保到2020年中西部所有地区的教育发展达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一致的水平。

  9万教学点,400万学生都要开齐课

  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小规模学校,其中有大量不足100个学生的学校,通常称为教学点。截至2015年底,中西部仍有约9万个教学点,在这些教学点读书的孩子有400万左右,量大面广。

  “办好这些教学点,是兜住整个教育底部的关键,所以这次《指导意见》提出了多方面的措施。”陈舜介绍说,措施之一是合理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满足偏远地区的孩子就近上学的需要。二是完善标准,即便是小规模的学校和教学点,也要根据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办学标准,按标准办学。三要配齐资源。根据制定的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资源配足。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全覆盖。四是开齐课程。小规模学校最大的问题是音体美教师很难配齐。《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教学点也要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关键措施就是中心校和这些教学点统一管理,统一安排老师、统一编排课程、统一教学进度。五是保证质量。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确保这些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跟常规学校是一样的。

  加快培养、加快补充,鼓励支教,改变“1位大嫂办一个幼儿园”

  我国正在实施第二期学前行动计划,过去几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伴随着跨越式发展,教师配置跟不上的问题凸显。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极其缺乏,在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地区,一位大嫂就办一个幼儿园的情况特别突出。

  陈舜表示,《指导意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配置:第一,加快培养,扩大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第二,加快补充,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当老师。比如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地区富余的老师经过培训达到相应的要求,也可以转为学前教育的老师。第三,全员培训,所有学前教育的保教老师,都要接受培训,确保达到必要的资质条件。四是鼓励支教,鼓励有学前教育特长、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学前教育志愿服务,组织他们到农村幼儿园巡回支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