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重大需求“所向”,战略要地“必争”

  • 发布时间:2016-04-28 01:30: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姚熹率领团队首创的“弛豫铁电体的微畴—宏畴转变理论”为依据,新型鱼雷声制导基阵、战略武器脉冲电源等国防尖端装备逐步研制。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西安交大要在一批战略必争领域开拓发展空间,组织科研团队做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家重点问题上展现西安交大的实力。”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认为,啃科研“硬骨头”,刻不容缓。

  据统计,2000年至今,西安交大专家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38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5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

  瞄准“大需求” 服务国防科技工业

  “让国家走在世界科学的前列,是我们每一个科学家毕生的使命。”姚熹在自己的领域里,用跑百米的冲刺速度奔跑了50多年,从基础科学入手的理论研究,为开发一系列国防装备材料奠定基础。

  西安交大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围绕航天、航空、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成功研制出国家“神光计划”非球面镜加工装备、“神舟”飞船与“嫦娥”对接机构的加工精密机床、核电精密加工装备等,通过高端制造与精密加工机械制造的自主创新服务于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与发展;西安交大“机械装备诊断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从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生的许多重大安全事故背后深层次原因出发,探究为什么早期没有检测到故障而杜绝之,揭示了故障瞬态信息准确检测的内在机制的同时,实现了早期故障诊断,有效减少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创新“驱动力”,助跑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安交大聚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引导专家学者“急国家所急”,从重大需求着手确定研究方向,为我国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添砖加瓦。

  “水煮煤”项目大大提高了煤电转化效率,适用于清洁无污染发电。据测算,如全国在火电行业采用该技术,每年可节约发电燃煤3.28亿吨。项目负责人西安交大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烈锦教授说:“希望利用原创技术促进煤炭利用产业的变革,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他和团队摒弃传统化石能源“一把火烧”的传统利用方式,采用超临界状态的水和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高纯度的富氢产物,既可用于化工,也可用来提高煤电转化效率,被形象地称为“水煮煤”。

  深化“产学研”,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依托重大科技项目,西安交大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着力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用科技推动行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大功率电源技术在跟踪精度、稳定度、低纹波、高效节能等方面无法满足加速器、飞机、电力系统等领域的使用要求,致使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进程中受阻。为拿下这一“拦路虎”,西安交大杨旭教授及团队成员从1998年开始攻关,成功研发出“大功率特种电源多时间尺度精确控制技术”,不但破解了难题,而且全套项目成果应用于我国在建和在运行的3个大型加速器和1个大型受控核聚变装置,完全满足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等项目的紧迫需求。

  将创新成果写在国之重器上。杨旭教授团队深化开发的飞机地面电源和电力操作电源等产品,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秦山核电站等军工、民用企业和国家示范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国防与民航安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做出重要贡献。据了解,该团队研发的部分产品销往海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达55亿元。

  此外,在生物医学和普惠健康等民生领域,薛武军教授等人完成的“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贺浪冲教授等人完成的“细胞膜色谱技术及其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等重要创新成果,为我国现代医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