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耿家盛:“玩刀”玩成车工大师

  • 发布时间:2016-04-28 01:30:2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马 波

  ■劳动者之歌

  从1984年开始,30多年,耿家盛就是玩“一把刀”,“成天反反复复磨刀,反正就那几个动作,觉得乏味无聊时,脑子里就有我父亲、我师傅教给我的话儿,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车工就玩儿‘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

  而就是这把刀,被他玩得出神入化。梳理一下他因为“玩刀”获得的荣誉:1999年5月被授予“云南省机械工业技术能手”称号; 2003年获云南省“车工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2009年获“全国重型机械行业高技能优秀工人”称号;2010年被评为“第一届昆明市名匠”;2012年获人社部“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 2013年获“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授牌;2014年获 “云岭首席技师”称号; 2015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称号。

  1991年,28岁的耿家盛被派往珠海工业发展总公司去做空调机模具。一个工件零件废了,当时偌大的珠海竟没有办法锻造。工期又紧,厂里找来一段圆钢,需要磨去几十毫米,这是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任务交到耿家盛头上,他用铣床铣,不停歇干了两昼夜。组装完毕,一模成功,这是模具制造过程中极其罕见的。

  在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耿家盛是名符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而他成为车工大师的奥妙之一,是对车刀的不断创新。

  1993年,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主要零件主弦杆长2500毫米,要求四件一组长度一致,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制作了四件双“V”形铁,同时改进刀具,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07年,耿家盛加工橡胶设备绉片机的辊轴,由于加工难度太大,改进机床挂轮,改装可调速电机,降低工件转速,自制高速铣头,将其固定在刀架上,利用小拖板的移动,消除工件正转与反转带来的综合间隙。改造后的设备以车代铣,加工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010年以后,由于分公司缺乏技术员,耿家盛通过自学掌握了AutoCAD制图运用。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橡胶绉片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了塔机起升部分、圆筒设备上托轮座、重卷机滑槽等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在他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杨祥、侯金富等人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解决了部分产品噪声大、抖动、漏油、铸造缺陷等生产疑难问题,年均为公司节约创效100余万元。

  2015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正在申报国家创新项目,“一种螺纹快速返程车加工方法”等3项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受理。

  支撑耿家盛荣誉的,不仅是他非凡的技能,更有高尚的人品。

  昆重目前面临困境,一些单位向耿家盛抛来橄榄枝,他也没有动心。

  2015年11月30日,中国好人榜十一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现场,主持人问耿家盛,“一个身怀绝技的大师走哪儿都不怕,你为什么在企业发展低谷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耿家盛回答,企业的发展靠人才支撑,人才又是企业培养出来的,培养一个高技能人才,不是用时间和金钱可以计算的,如果我们羽翼丰满后,企业困难了,我们就离它而去,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